楊永強向病人開刀<br>門診加費 住院加費 急症室100元

楊永強向病人開刀
門診加費 住院加費 急症室100元

今年公營醫療赤字估計達六億元,政府急急在月底推出急症室一百元收費,明年四月再向專科及普通科門診埋手,每年帶來的三億多元收入,等於解決了一半財赤。雖然當局強調收費目的是減少濫用,非為財赤,但二百萬低收入人士及長者肯定首當其衝,有病也不敢輕言求醫。 記者:梁洵瑜、簡慧茵、陳倩雯

【本報訊】在公營醫療服務出現嚴重財赤下,行政會議昨日通過政府重整公共醫療服務費用的建議,本月底率先向每年達二百五十萬人次的急症室使用者「開刀」,每次求診需繳付一百元,另於明年四月增收多項費用,包括住院費調高近五成至一百元,專科門診增收藥費每種藥十元。多個團體批評收費過高及欠缺豁免機制,令超過二百萬弱勢社群面對沉重財政負擔。
急症室收費將於本月二十九日實施,其他收費將待明年四月一日、凍結政府收費期過後實施,當中涉及每年使用人次逾一百萬的住院服務、每年逾八百萬人次光顧的專科門診服務、逾五百萬使用人次的普通科門診等,各項收費水平會每年進行檢討。

急症治療後才追收費用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向立法會議員滙報時表示,現時急症室求診人次中,七成半屬非急症個案,故收費主要為減少急症室遭濫用;加上急症室收費問題已討論多時,故會提早在本月底實施,料會減少一成一的求診人次,每年省減一億元開支。但他強調,如病人沒有錢,急症室會先提供治療,之後才追收費用。
他又重申,雖然現時醫管局有近六億元財赤,但今次重整收費並非為解決赤字,加費後當局仍維持補貼九成六的醫療成本,病人需負擔的醫療支出,不會高於個人入息的一成。
至於豁免制度,除領綜援金人士可獲豁免外,當局會在明年四月前,向長期病患者、長者及低收入人士,提供另一個簡單的減免制度,當局會基於病人的病況、年齡及入息等因素,制訂有關機制。

多名議員昨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的特別會議上,質疑政府急於實施急症室收費,是為了解決財赤問題,並擔心實施醫療收費後,會令弱勢社群得不到醫療服務。民建聯陳婉嫻要求當局解釋:「係咪要咁急呢,遲啲得唔得呢?」
民主黨黃成智更質問楊永強:「長者會因為嗰一百蚊,唔去睇急症,如果有生命危險,局長係咪願意承擔責任辭職先?」楊反駁稱:「如果每樣嘢可以用辭職解決問題咁簡單嘅話,咁我好願意做喎。」但他認為辭職不能解決問題。
委員會最終通過由議員鄭家富提出的無約束力動議,要求當局在未有完備的減免機制下,將急症室收費押後至明年四月實施。
不過,政府消息人士表明,議員提出的憂慮,當局早已考慮,除非議員提出一些新觀點,否則當局不會押後實施急症室收費,而新的減免制度將力求簡單,會按病人個案申報入息等資料為準則,當局只會抽樣作檢查。

病人組織指收費過高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陳萃菁批評新收費方案收費過高,急症室費用應只收五十元,住院費亦應減半。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擔心,急症室收費會令低收入人士有急病也不求診,要求豁免一百萬名未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人士、五十萬長者,以及九十萬長期病患者的收費。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認為雖然收費「溫和」,但做法違反公共醫療照顧最無能力、最無錢市民的目標,並相信新制度不會令太多的市民轉到私營醫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