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裔學者 憶間諜罪經歷<br>高瞻憂23條變「北京之手」

美籍華裔學者 憶間諜罪經歷
高瞻憂23條變「北京之手」

「甚麼是國家機密不是你說的!是我說的!」去年曾遭內地法院判間諜罪成的美籍華裔學者高瞻,對國家安全部門人員所說的話記憶猶新。
高瞻去年被內地法院判囚十年,後來以保外就醫名義返回美國,現於華盛頓美利堅大學(AmericanUniversity)當研究員。身在自由之地,說起香港這個「自由港」將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高瞻顯得份外憤慨,提到竊取國家機密罪,她更表露出無比憂慮。
看過港府就二十三條立法的諮詢文件後,高瞻認為,文件對國家機密的定義很廣,一如內地對國家機密、國家安全等概念沒有明確界定。她以親身經歷指出,去年她被指為諜報的資料,只是一些給大陸幹部看的內參文件,包括一些把報道社會黑暗面的剪報和滙報,雖然她當時堅持資料只作學術研究之用,不知道原來是國家機密,但拘捕她的人卻直言:「甚麼是國家機密不是你說的!是我說的!」

港學術研究風氣變
她指出,按照內地的準則,一些工人罷工、愛滋病增長速度等資料,只要是國家不願意給外界知道的訊息,全都屬於國家機密,久而久之,人民的思想自由也受控制:「國家機密、國家安全就好像一條線,這條線每天在動,愈退愈後,人民為了不會踏着這條線,惟有自律一點。」高瞻形容《基本法》二十三條是一條「思想言論控制法」,用來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令香港變成北京「一隻延伸出來的手臂」。她擔心立法後,港學者會陷入竊取國家機密「地雷陣」,人人自危。
在香港回歸前,高瞻也曾到過香港搜集學術研究資料,她對香港「集不同國家之大成」讚歎不已,認為香港的大學圖書館藏書遠較北京、南京的大學要多。在二十三條立法後,她相信香港學術研究的風氣會轉變,學者要在香港生存,可能要學習內地大部份學者的做法,「小罵大幫忙」,到時,「思想家不能獨立思考,學者不敢找資料,記者不敢亂講話!」
記者:陳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