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正部署向全港二十三萬天主教教徒收集簽名,聯署反對政府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而天主教香港教區出版的《公教報》,最新一期社論則警告,表示倘因國家安全而要人人劃清界線,則中港一向的正當來往也變得不安全。社論呼籲政府「不能選擇性地對反對聲音充耳不聞」。 記者:黎國剛、譚秀嫺
陳日君對本報記者透露,教區稍後會草擬一份聲明,收集教友簽名,向政府表明反對立法。他承認,部份教友和一般市民一樣,或不太關心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不過,他反駁說:「葉劉淑儀(保安局局長)話平常老百姓、的士司機,對二十三條立法呢啲嘢可能唔係咁有興趣,咁講可能啱……但係如果佢意思係話咁佢哋就唔使擔心、唔使理嘞,咁就唔啱喎。」
他指出,市民或不緊張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主要是他們不明白立法對本港的危害。他說:「𠵱家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嘅,主要都係教區啦、大律師啦等等,聲音比較強啲……老百姓係唔會主動出聲嘅,要畀佢哋睇到立法係危險嘞,咁佢哋先會出聲……所以我哋咪要幫佢哋了解二十三條立法有乜後果囉……如果佢哋明白通過二十三條會破壞一國兩制,佢哋就會驚囉。」陳日君表示,教區將陸續舉辦有關二十三條立法的座談會,讓市民和教友了解二十三條立法問題,而稍後教區亦會收集教友簽名,向政府遞交聲明,反對今次立法。
而天主教香港教區出版的《公教報》在最新一期社論亦就二十三條立法表態。社論稱,危害國家安全及統一的行動,應得到嚴厲懲罰;但有關的企圖及牽連的罪行,沒有相稱的嚴重行動,不應加上嚴酷的威脅,「否則令人民在國家安全以外的事上也要擔驚受怕,蒙受不公平的恐嚇」。
「由於中港關係在各方面都有千絲萬縷的牽連,若因國家安全而令人處處劃清界線,則一向的正當來往也變得不安全了。」社論認為,《基本法》一百四十八條早已規定中港團體的關係是「互不隸屬、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不應再加以額外的規範。
社論又指出,諮詢文件已引起很多法律、學術、傳媒、演藝、資訊、宗教界人士的憂慮,「有意徵詢民意的政府不能選擇性地對反對聲音充耳不聞」。
同一期《公教報》又訪問了政府智囊組織中央政策組屬下「社會凝聚力研究小組」召集人關信基,他認為主教陳日君給政府的意見和批評,不會破壞社會凝聚力,反而可揭露社會問題,促使有關方面改善,在凝聚社會方面有積極作用。他指出,陳日君的動機是為香港好,政府應以開放的胸襟接納批評。
此外,《美聯社》報道,一貫作風敢言的陳日君昨接受該社電話訪問時說:「犧牲我一個並不算甚麼,如果內地有真正宗教自由。」他認為,近年內地政府和梵蒂岡關係並無改善,他願意引退,或擔任其他崗位,以換取內地真正宗教自由,以及改善內地和教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