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產商做好大量準備工夫,只等救市措施一出,立即開盤。與此同時,以一手新盤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地產代理行,同樣殷切期望好消息帶動收入。上月份,由於欠缺大型全新盤開售,主要地產代理行的營業額僅僅微增,但利潤微薄,個別仍要蝕本。業內人士展望,在政府托市措施刺激下,本月營業額可望大幅增加兩成。
在各家地產代理行中,以龍頭大行中原地產,上月營業額增長較顯著。10月份住宅營業額收益5677萬元,較9月份的4697萬元,增加20.9%。住宅買賣由9月份的1109宗,增加7.6%,至1193宗。
中型行利嘉閣地產,雖然營業額有增長,幅度則較細,僅得5%。香港置業則增加8%。
業內人士指出,10月份欠缺全新項目發售,置業者又觀望穩定樓市措施出台,月底買賣氣氛略為轉淡。成交集中在將軍澳中心之類貨尾盤。由於熱賣盤之一的深井碧堤半島,銷路持續,才令營業額不致萎縮。
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說,政府的救市措施已「呼之欲出」。他預期,在新消息刺激下,本月交投及佣金收益較上月增加兩成,營業額可望近7000萬元。
對於近日盛傳,代理界須精簡人手,縮減資源「過冬」,以免入不敷支。陳永傑認為,代理界的確有精簡人手的需要,主要是較早前過份膨脹的後遺症。現時促銷一手盤,行家都傾向調動二手市場員工,多於大量聘請一手代理。
幾家代理行上月一手盤收益,佔整體收入比例由三成半至七成不等。利嘉閣地產董事總經理何紹章說,在該行營業額中,三成半來自一手盤。他預期,本月在新措施帶動下,比例升至近一半。在同行採取縮減人手策略之際,該行聘請約50人,迎接新盤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