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連串數據都差,減息機會大增,反而令大市有支持,恒指亦可望回升至9550左右,但筆者始終認為反覆整固後仍是偏淡,減息預期甚至地產政策,都已反映了一部份,投資情緒實際上欠佳,因此仍是候高沽空比較適宜,以9700作止蝕應已足夠。
股票方面,首選仍是北京大唐(991),雖然受壓,但防守性較強,而且當國企股上升時,應該一定是領導股份。另外,中海油(883)亦可留意,算是今次中國電信(728)事件的間接受害者,不過同系公司招股的規模較細,應該不會又弄出一個「大頭佛」,由於早前已建議趁低吸納,短線又仍有壓力,可等待9元才出手再加一注。
中國電信今次是在配售方面出了問題,雖然整個集資額大,但想當年盈富基金(2800)的招股盛況,單是香港人一力承擔二三百億元的股票也沒有問題,甚至地鐵(066)、長江生命科技(8222)及中銀(2388)等等,招股時的市場氣氛亦不是好,公開招股部份的反應也是幾百億元。
可以說今次主理人的推廣工夫不足夠,或應向港府學習,更大的原因是香港投資者熱情已消失,愈來愈少人具有冒險精神。就算在金融風暴後,港人整體投資能力仍甚強,可惜經過連番折磨,似乎已露出弱勢,香港優勢所剩無幾,集資能力不足,將是金融業的大問題,外圍也面對這種情況,但頗肯定香港的復甦較慢,單看人人將問題定性為結構性而非周期性,已說明了一切。
筆者頗緬懷以前抽新股的日子,五六年前經濟好,新股升多跌少,而今時今日新股定價理論上也會有折讓,應該也是贏面稍高,可是現時抽新股要驚敵暗我明,人家隨時在配售方面以「枱底」價取得大手貨源,又要驚假數。
經濟不好世風日下,令不正當個案增加,但監管方面,是應檢討現行程序,筆者已算是狂熱分子,也漸不敢沾手中小企新股,小量害群之馬,已足以影響經濟活動。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