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為人父母者會比單身人士較擔心社會風氣,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要活在道德淪喪的社會中。
每天看新聞、娛聞總覺得傳媒有心測試香港人的道德標準有幾低?為甚麼叫人惡心的新聞反而賣錢?
一位新聞界老行尊說:「香港的大報做外國小報的新聞,而香港的小報就做外國大報的新聞。」
老行尊所講「外國小報」即Tabloid,內容都是八卦新聞,版面不大,通常放在超市或便利店的付款處讓師奶方便買到;但外國小報極其量是跟蹤名人,寫緋聞,又或者刊登一些未經證實的外星人報告,遠不及香港傳媒刊登罪證來促銷這麼猖狂。
刊登女受害者裸照,不理相中人是否名人,都是對道德的一個挑戰。到底香港人的八卦心強還是同情心強,前者勝的話以後傳媒的手法只會變本加厲。
不止如此,有沒有想過扭曲新聞自由來助長罪惡是何其可怕的事?情況好比暴徒打劫小市民,記者接贓賣老鼠貨,而警方只能在法律罅外遙遙望着不法之徒說聲抱歉之後繼續逍遙快活。
為了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大家要警覺地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