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認購新股有一套學問

陸叔理財:認購新股有一套學問

投資者在認購新股時,應小心留意該公司近年的業績表現及未來發展的路向,而這些資料在招股書中便可以一一尋找到。

渣打集團(2888)上周四正式在港掛牌上市,雖然認購時市場的反應並不熱烈,令市場對其股價表現不敢存太大的期望,但渣打集團首日登場結果收報$87,比招股價$84上升3.57%。縱使升幅不算理想,仍比市場預期的表現為佳。
渣打集團上周四掛牌,只是近日新股上市的一個序幕。將於十一月份上市的股份多不勝數,在花多眼亂下應該如何選擇,相信會是不少投資者心裏的一個疑問。
有很多投資者可能多年都不會接觸股票,但每當有一些「重磅股」來港招股上市時,便會入場湊熱鬧。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這些「重磅股」的表現會較其他股份為佳,至少風險應該相對較低。但隨着生命科技(8222)未能為投資者帶來「理想」回報,加上中銀(2388)上市後的表現又乏善可陳,這都令投資者對認購新股的意欲大減。渣打集團招股反應欠理想,或多或少都和這些因素有關。
其實,認購新股要注意的問題比在市場發掘一隻股票投資為多,因為新股沒有交易紀錄可供參考。股價的走勢如何?亦要到上市首日才會揭盅。所以投資者在認購新股時,更應小心留意該公司近年的業績表現及未來發展的路向,而這些資料在招股書中便可以一一尋找到。所以投資者在認購新股前,必須細心閱讀招股書的內容,而非人云亦云,見到別人認購便跟隨認購,這樣只會增加自己的投資風險。
在招股書內,投資者除了要注意該公司近年的業績表現及未來的發展路向外,上市後所籌集到資金的用途及投資該股所存在的風險因素,亦要小心留意,因為這些因素對該公司上市後的股價表現,有着直接的影響。好像中銀在招股書內的風險因素中曾披露,基於不良貸款比同業為高,可能會影響股價日後的表現。中銀股價近日落後於大市,便正正因為投資者擔心中銀未必能追回不良貸款,從而影響其整體業績表現。由此可見,認購新股前細心閱讀招股書,是十分重要的。

勿看重超額認購倍數
除了招股書外,有些投資者對於超額認購的倍數亦非常在意。但這項因素其實不應該在認購新股時便列入考慮範圍。首先,超額認購的倍數往往只會在截止認購後才公布,在考慮認購時根本沒法獲得此數據作參考;其次,一間公司質素的好劣,和超額認購倍數其實不會有太直接的關係。正如有些質素很好的股票上市多時,仍得不到投資者垂青一樣,但這並不代表該公司不值得投資。股價表現不佳,只是真正懂得欣賞該公司的投資者不多而已。故投資者在考慮抽新股時,超額認購倍數的多少,實不應列入分析因素之內。多些閱讀招股書,才最為實際。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