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前景不明朗宜揸短期票據

政經前景不明朗宜揸短期票據

過去幾年股市不振,加上息率低企,令眾多投資者紛紛投向債市懷抱。然而,最近有分析員質疑美國債券能否持續充當資金避難所,更擔心債市形成泡沫,一旦爆破會影響當地經濟。言下之意,投資者莫非要棄債從股?

早前,深受全球投資者歡迎的美國10年期國庫票據的孳息率曾跌至3.54厘,創過去44年新低,吸引力大減,其間美股卻成功自低位反彈,顯然有部份資金由美債回流至美股。

按風險承受力分配
嘉信理財高級市場分析員麥蘭芝(圖)認為:「在個人的投資組合中,股票和債券的比重,需視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不應只全取一類投資工具。」
她指出,除非是炒賣債券的投機者,否則,一般投資者不宜「時出時入」,因為捕捉債券價格升跌並非易事。
「美國國庫債券是全球的資金避難所,除非短期內資金流向很急,以及利息向上,否則不易出現債券價格急跌的情況。加上當前的政治及經濟因素不太明朗,債價下跌的機會較低。」

短期票據堪作考慮
投資者若然「心大心細」,決定不了應把錢放在哪兒,麥蘭芝建議,不妨考慮購入1年期以下的商業票據或存款證。「這類短期投資工具,比銀行存款息率吸引,以1個月的美國公司商業票據為例,年息也有1.6至1.8厘。」
事實上,這類短期商業票據或存款證在美國相當流行,年期甚具彈性,由1個月至1年不等,而入場費約20萬港元(年期較長者更只需1萬多港元)左右。
「除年期較短的票據外,投資者宜把資金分布於不同年期的債券,每隔一段時間便能取回部份資金,若股市回升,也不致錯失入市機會。股市方面,若作為長遠投資,現時也可考慮分段入市,購買一些落後的優質股。」
不過,投資者須明白,除嘉信理財外,暫時只有大型美資證券行銷售短期商業票據,零售渠道非常缺乏,難以貨比三家。而且,短期商業票據的二手成交量近乎零,故投資者要有須持有票據至到期日,資金被「鎖死」一段日子的心理準備。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