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會議明日討論公立醫院收費建議,據了解,建議除設立急症室收費外,當局並擬收取專科門診的藥物費用,不論所處方藥物數量收費以每種藥物收十元為單位。有長期病患者憂慮無法負擔,而民主黨進行的民意調查則顯示,大部份市民贊成豁免收取長者及長期病患的醫療收費。 記者:梁洵瑜
消息人士透露,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提交給行政會議的文件中建議,除在本月開徵一百元急症室收費外,並同意建議對專科門診的病人,除收取現時每次的四十四元費用外,並會每一種藥物收費十元,政府收取藥費的目的除為開源外,主要是防止浪費藥物。
現時專科門診收費無論醫生處方多少藥物,均劃一收費四十四元,但日後實施藥物收費後,市民若領取一種藥物,即要額外支付十元,如每次獲處方十種藥物,病人便要支付一百四十多元,要是建議獲行政會議通過,預料最快可於明年四月實施。
社區組織協會批評政府若不推行第二安全網制度,會令現時沒有申領綜援的低收入家庭及長者陷入困境,因為現時有一百萬人生活在綜援線或以下,估計未領綜援的長者亦有三十萬人,他們的收入並不比綜援家庭所獲得的綜援金額為高,故政府有需要為他們設立綜援以外第二安全網。
其中七十多歲梁婆婆分別患有胃病、眼疾,而心臟及腸臟等都有問題,現時正在公立醫院接受多個專科治療,由於她沒有申領綜援,擔心另行加收專科藥物費用後會無法負擔,「我食用可以慳,可以好慳都得,但係病就無得慳」!
此外,民主黨於上月訪問了五百多名市民,逾六成受訪者贊成豁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醫療收費;近五成人贊成豁免長期病患收費;三成四人認為長期病患應獲半費援助。至於急症室收費,最多人贊成徵收四十四元,只有一成半市民認為一百元或以上收費合理。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羅致光表示,逾半受訪市民認為,即使醫療資源不足,但政府未完成全面醫療收費檢討前,不應實施急症室收費;六成受訪市民反對調整政府醫院其他醫療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