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拆股併股看盛衰

矽谷手記:拆股併股看盛衰

股市持續看淡,不少高科技股已經跌至瀕臨被除牌的地步,小弟曾提過,美國股市規定,股值不能超過30日低於1美元,近日數間有名的科技公司都因此被迫進行反向拆股(Reverse-split)。
以PDA界大阿哥為例,Palm從3Com分拆出來後,2000年曾炒高至165美元,後來跌至只剩6毫,最近終於進行10比1的反向拆股,股價也由當日的68美仙調整到6.8美元。

反向拆股圖托價
與此同時,受到電訊業長期不濟的影響,Ericsson近日亦進行了10比1的反向拆股,而Nortel及Lucent兩家同病相憐的公司,股價亦跌至歷史性新低,也相繼提出了反向拆股的申請,預料反向拆股比率可能會達40比1之高。
有趣的是,當年因反壟斷條例而遭勒令分拆的AT&T(分拆成Lucent、PacificBell及AT&T),如今股價雖未到「成仙」,仍維持在13美元左右,但由於擔心與Comcast合併後會調整至4美元水平,所以亦及早提出了5比1的反向拆股建議,以維持股價在原來的高位。

虧蝕不改勢難挽
當然,此行動嚴重打擊投資者的信心,以上公司反向拆股的消息傳出之後,不少都下跌一至兩成。有人指出這些表面工夫未能改變虧蝕的事實,如果公司本身未能轉虧為盈,投資者始終會將股價繼續推低。這論述也不無根據,回想兩年前的dotcom年代,不少仙股公司都用這個辦法把股價提高,但最後也難逃再次「成仙」的厄運。
不過,這些現象也不能完全套用在上述的大公司身上,所謂「樹大斬埋有柴」,以資產及營業額作指標,它們不可能一文不值吧,只是早幾年擴充得太快,現在營業額下降了,便入不敷支,所以Nortel及Lucent才毫不手軟地大規模裁員。
當年過份樂觀,不但令公司盲目擴張,更不斷地拆股,有分析家指出,大型科技公司近幾年拆股太多,市場充斥過多的公司股票,對股價造成直接壓力;同時,拆股後的股票上升1美元,就等於拆股前的兩美元,假如公司拆股3次的話,即是每升10美元便等同拆股前的80美元,可見當時的過份樂觀對現在的影響。回想當時個個買大屋、名貴汽車等,真的有點「先使未來錢」。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