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過程中,具備「組合概念」,不一定保證贏錢,亦未必可提高取勝機會,但卻肯定可避免犯上一些錯誤的決定。這些決定有些是相互矛盾的,亦有一些是不必要的,一方面會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另一方面亦可能會削弱潛在回報。
當組合內持有多於一隻股票,分散風險之功能已開始發揮,這功能之發揮單從簡單的數學運算已可得知。組合內的股票,升跌幅度不可能每個時間均相同,各自的升跌差異,便可某程度地作出對銷。然而,更有效的分散風險是有意識的,即投資者會考慮組合內股票之相關程度。組合內若持有5隻股票,但全屬銀行股,則風險分散之效果必打折扣。若換入兩隻地產股,效果會稍佳,但因為兩類股份皆屬「利率敏感」股份,分散風險之效用亦會相應降低。因此,在大家設計投資組合時,必須想想股份之間的相關程度。
至於成份股的比重,亦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課題。若組合內持有3隻股票,每隻股票所佔之比重可以是平均分配,也可以是按自己對每隻股票之信心而設定,但這必須是有一種有意識的分配、一種組合概念的比重分配,否則,股票可能選對了,但投資成績則可能因比重不對而差強人意。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