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局訂危機應變機制

儲局訂危機應變機制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首度制訂危機處理程序,容許當局在類似「911」事件重演時,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調低貼現率,但此舉並不屬於貨幣政策的範圍。與此同時,聯儲局提高商業銀行向聯儲局借貸的成本。兩項新措施將於明年1月9日起生效。
聯儲局理事會一致通過,結束貼現率一直低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做法,堵塞部份銀行以較低利率向聯儲局借入資金,然後以較高利率拆出市場賺取息差。但當局同時放寬要求,銀行毋須等到「無計可施」才能向聯儲局借入資金。
財政狀況穩健的銀行,可用「第一借貸利率」(primarycreditrate)向聯儲局借款,該利率較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高1厘。至於財政狀況較次的銀行,可用「第二借貸利率」(secondarycreditrate)借款,息率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加1.5厘。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現處1.75厘,而貼現率僅1.25厘。

加快減貼現率程序
此外,為了在市場極度緊張時,減低聯邦基金利率的波動,聯儲局制訂新措施,務求在危急之際可盡快調低貼現率。根據明年1月起實施的新程序,當危機真正出現前,每名理事須提交降低貼現率的要求,以便在危機發生時可盡快把貼現率降至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水平。金融危機的定義,是指「戰事、軍事行動或恐怖襲擊、自然災難或其他天災事件,對美國貨幣市場構成嚴重干擾」。
根據目前程序,12位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須表決改變貼現率。在去年9月11日美國遇襲當天,包括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內等多位要員均身處海外,結果要等到9月17日才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各調低半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