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失業,四出謀事,日謀夜謀,謀得好張皇。
「為甚麼一定要找這類工作,不找另一類工作?」我問。
「我過去做這類工作,轉行,怕人家笑。」朋友答。
實在費解,幹活,第一,為賺錢;第二,才講興趣。賺錢之餘,能發展興趣,當然最好;但火燒眼眉,等錢濟急,為了錢,只要合法合情合理,甚麼事不可為?
「總之,我……我還是覺得會讓人笑。」怕人笑,還是最大的心理障礙。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心理障礙?「你做作家做慣了,我要你去當售貨員,天天對人說:『有空再來看看!』你不覺得難過?不覺得可笑?」朋友問。
有甚麼可笑?「有空再來看看!」我寫專欄,心裏就是天天這麼喊。「沒有人請我當售貨員,我還真打算開家店,賣石頭,賣畫,或者賣書,自己當售貨員。」我覺得當售貨員,日常招呼四方來的朋友,好快樂。
有一個禪宗故事,大概可解朋友心結。
有一天,楊歧禪師問弟子白雲:「聽說你以前的老師茶陵郁山主因為跌了一跤而大悟,還寫了一首偈子,你知道嗎?」白雲說:「知道。家師所作的偈子是: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楊歧聽了,忽然哈哈大笑,二話不說,起身離去。
白雲為了這片笑聲,心中鬱悶,一直想着:「他為甚麼笑?」想得晚上睡不牢,白天吃不進;翌日,憋不住了,去問楊歧:「你究竟笑甚麼?有甚麼好笑?」
楊歧不答,反問他:「昨天,你在街上有沒有看到那個小丑?」「看到了。」白雲說。「你不如那個小丑。」「為甚麼?」白雲繃着臉,準備開殺戒。「小丑喜歡人家笑,你卻怕人家笑。」楊歧說完,仍舊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