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月旦:寶蓮寺的豬八戒 - 古德明

常山月旦:寶蓮寺的豬八戒 - 古德明

古德明

香港寶蓮寺不滿當局要分其旅遊業生意一杯羹,宣布封山。董建華政府馬上讓步。畢竟這只是分肥問題。是二十三條人權問題可就不能讓了。
這場官商之爭突出了一位人物:寶蓮寺監院法師、香港佛教聯會總務主任釋智慧。他接受電視台女記者訪問時,笑嘻嘻說:「你同觀音一樣標致,一樣莊嚴,我就當觀音一樣膜拜。」他還說少年時頗有豔福,曾經應徵做演員,不獲取錄,「但現在總算做了新聞界的明星」。他說得對。做戲唸佛,有時真差不多,特別是今天。《明報》甚至有文章推許他「妙語如珠,一派入世味道」。
從前,說宗教人士入世,是指他們關心民瘼。現代漢語卻連「入世」都有新解。然則寶蓮寺供奉的首席神像應是豬八戒而不是釋迦牟尼。
請看豬八戒論男女交歡:「和尚是色中餓鬼,哪個不要如此?」看見三個嬌滴滴姑娘,他就目不轉睛說:「仙子下降!」要三個都討為妻,就笑談往事:「我幼年間,也曾學得個熬戰之法,管情一個個伏侍得她歡喜。」釋智慧法師顯然熟讀《西遊記》。
當然,神話跟現實不同,豬八戒見觀音化身的美女而動淫念,給綁在樹上捱了一晚;釋智慧見電視台美女而動觀音之念,卻是香港佛門領袖。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還稱頌他的大智慧。
明朝惠康野叟的《識餘》有一段記載:明州姑娘柳含春上關王祠酬神,一個叫竺月華的少年和尚調戲她說:「江南柳,嫩綠未成陰。攀折尚憐枝葉小,黃鸝飛上力難禁,留取待春深。」當地長官方國珍以傷風敗俗罪,要把竺月華關入竹籠沉於江底,行刑前用竺月華的姓戲作一偈:「江南竹,巧匠結成籠。好與吾師藏法體,碧波深處伴蛟龍,方知色是空。」竺月華歎了口氣,用自己的名作答:「江南月,如月亦如鈎。明月不臨紅粉面,曲鈎不上畫簾頭,空自照水流。」方國珍哈哈大笑,令他還俗和柳含春成親。色心未盡不得做和尚,那是古時官府的信念。
現在,要做人民和尚,卻必須像豬八戒那樣財色兩貪。釋智慧法師獲委為新中國香港特區人民代表,不是沒有原因的。關心民瘼的天主教領袖陳日君哪裏會有這般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