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動物爭吃,真是可恥。」六十八歲的贊比亞人馬高,對於自己和村民淪落到與狒狒和雀鳥爭吃果仁、野果維生的地步,滿懷感觸。贊比亞有三百萬人面臨嚴重饑荒,當局卻以基因食物不安全為理由,拒絕接受美國捐贈的六萬噸基因改造粟米。雖然當局口口聲聲說這是為了國民的健康着想,但饑民埋怨當局不顧民間疾苦,高喊:「他不要,我們要啊!」
贊比亞的科學家到過南非、美國和歐洲,對基因食物進行研究考察後,得出結論是:基因食物不安全,甚至污染本地農作物,影響本地粟米的出口,建議政府不要接受基因粟米援助。
總統姆瓦納瓦薩更以「毒藥」來形容基因食物,拒絕接受美國的糧援。
農業部長錫克坦納表示:「目前科家界未肯定基因食物的安全,政府決定不接受基因食物援助,以防萬一。國家應阻止一切活動,以免人類和動物健康以至環境,都可能嚴重受損害。」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對此大感失望,指贊比亞沒有理會科學證據,也不顧及國際救援組織、各國政府和歐洲委員會對阻止饑荒的建議。
對於姆瓦納瓦薩指基因改造食物是毒藥,美國反駁說,美國人每天都吃基因改造粟米,未見有甚麼禍害。多個聯合國組織也宣稱基因食物很安全。至於粟米經基因改造後,不但有抗蟲能力,產量也大大增加。
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這些同樣發生饑荒的國家,雖對基因食物存疑,但接受研磨過的基因改造粟米,贊比亞卻一律拒絕接受。贊比亞不肯接受這批基因粟米,三百萬國民未來幾個月將要挨餓。
三十八歲的穆塔馬聽到總統拒絕接受美國基因粟米援助的言論,怒斥:「他不要,我們要啊!他終日不愁吃喝,很滿足,但在這裏,我們要捱飢抵餓。」
飢腸轆轆的貧民已顧不得食物是否安全,闖入糧倉偷取這批基因粟米果腹,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填飽肚子,總好過捱肚餓或與動物爭食。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