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騮遇上澳門朋友 - 鍾偉民

馬騮遇上澳門朋友 - 鍾偉民

一家食店,一個晚上,就我們一桌人:三個是畫家,一個是《澳門日報》副老總陸波,陸先生是專欄作家;還有一個,「我也是家,老人家。」春軒先生說;他在《澳日》寫「筆雯集」專欄,講論詩文,都有妙趣。「怎麼能認識這麼多字?」畫家甲亞正問。「人家說我連『盲字』都不認識,於是我『的』起心肝學。」「學甚麼?」「學『盲字』啊。盲字二十四個字母,每個凹凸不同,拼音的,不難。」老人家博學,連盲字都摸得通透。
亞正,名副其實,正!他用水墨畫漫畫,出了本《昔日風情》,描畫澳門街舊時風物,教人緬懷。有一幅《收買貓狗》,附了說明:「骨度四每天挑擔上街收買貓狗,不是交貨給人家,而是自用。他自設了大排檔專營香肉,也是當時澳門的三六大檔……」小時候,在路環養過一頭洋狗,洋狗生了兩隻白狗,一隻送了人,另一隻,某天我聽到「收買貓狗」的吆喝,知道小狗可換五塊錢,我要錢買漫畫,把狗賣了;賣了,心裏忐忑,午後還是把小狗贖回;一直以為貓狗讓人「收買」了,會轉售給愛護寵物的人。

「那年遇到的,可能正是可怕的骨度四!」心裏還在嘀咕,畫家乙蔡樹榮竟問:「甚麼地方可以吃到三六?」樹榮兄在爛鬼樓開了家畫廊,賣抽象畫,有一幅裸女畫得極好,也不抽象,每回路過,總駐足看,畫家對我早有印象。要吃狗肉,澳門還是可以找得到的;我不贊成吃貓狗,到底貓狗比不少人有靈性;但狗在鍋裏,我還是會吃一兩塊,反正又不是我提議害死牠的。
畫家丙黎鷹,是「新印象」廣告公司董事長,送了我一本《黎鷹水彩筆下的澳門》;他的澳門,好流麗。「喝了酒,感覺離地三呎。」陸波先生勸酒,我喝可樂,推說喝了酒易睏;其實,我喝醉了,聽說,會掐着朋友脖子,大叫:「還我八萬五!」我喝酒,等於春軒先生說的馬騮飲茶;甚麼叫「馬騮飲茶」?「唔同人咁品」啊。認識了一流的新朋友,舊時情趣,忽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