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財赤問題惡化之際,政府財政昨日再有不利消息。由於港股組合虧損達88億元,令外滙基金7至9月錄得投資虧損21億元,該季度財政儲備因此需向外滙基金回撥8億元。但若計算4至9月份(即2002-03財政年度的上半年),財政儲備從投資收益的分帳,則達89億元,已超過財政司司長訂下今個財政年度分帳126億元的一半目標。
立法會網頁昨刊載金管局向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的資料,截至9月底的第3季度內,美國國庫券價格在9月底一度攀升至季度高位,令第3季的外滙基金債券回報進帳70億元,局部抵銷了港股的虧損,期內外滙錄得3億元損失。
財資市場人士指出,其間歐元滙率變動不大,外滙虧損的唯一因素可能是美元兌日圓滙率,由117反彈至120時,令外滙基金的日圓收益受損,但有關資產佔組合比例很低,故影響有限。扣除利息支出後,外滙基金第3季度的淨投資虧損為38億元,期內外滙基金累計盈餘因而減少30億元。
另外,文件顯示截至10月24日計,外滙基金長期持有的港股組合總值528億元,佔外滙基金資產總額5.5%,自98年入市後出售官股及股息等合計收益達1650億元。
綜合1至9月份計,外滙基金的投資總收入為207億元,股票仍然是虧損最嚴重的部份,達134億元,外滙及債券的收益分別為171億元及170億元,彌補了股票虧損,令累計盈餘增加了85億元。
以歷年度計,首9個月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分帳額為73億元,但政府的分帳計算是以財政年度為基礎(即02年4月至03年3月底),扣除1至3月因投資虧損財政儲備需回撥16億元予外滙基金,4至9月財政儲備分帳額應為89億元。
聯儲局下周將開會議息,新加坡發展銀行大中華銷售主管馮孝忠認為,減息對債券價格的支持已反映在息率曲線上。他認為基金經理要像今年首2季,在債券投資賺取可觀的回報並不容易。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349)財資部主管陳鳳翔表示,若息率低迷情況持續至年底,應對外滙基金的債券回報有幫助,相反若息率在年底反彈,債券價格會面對下跌風險,另外歐元滙價若持續向上,對外滙基金表現同樣有利。
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鄭海泉估計,目前美國經濟仍然疲弱,美息有下調的可能。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將於下周一出席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講解該局的管治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