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唧唧」、「吱吱」、「哼哼」,研究發現在本港水域生活、全身呈現粉紅色的中華白海豚,發出聲音的頻率較高,遠較其他品種的海豚或在其他水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多嘴」;不過,牠們並非為求偶或覓食而「多嘴」,只是生活在本港充滿噪音的海域中,惟有「講多幾句」,與親友互相慰問及溝通。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助理環保主任朱炳盛昨向記者表示,現時在本港水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約有一百八十條,大部份在大嶼山北面、赤鱲角機場對開,以及香港東部海面覓食,由於本港水域船隻來往頻繁,大型船隻所發出的噪音更可令中華白海豚失聰,海豚發出的聲音可能被船隻噪音蓋過,要增加發聲頻率互相溝通。
朱炳盛續稱,本地漁民慣常捕得的魚類,如黃花魚、烏頭及䱽魚等,恰恰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糧食。他擔心海上噪音及漁民大量捕魚,可能令中華白海豚在本港水域消失,游往其他水域生活。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昨委任藝人莫文蔚擔任海豚之星,希望藉其知名度呼籲港人愛惜中華白海豚。莫文蔚表示,她考慮助養一條中華白海豚,以喚醒香港人對海豚的關心。
為保護在港的中華白海豚,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在九五年開始,舉行中華白海豚助養計劃,市民每年只須付出二百九十元,便可每年出海一次,與中華白海豚近距離接觸,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人成為中華白海豚的助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