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頂心杉削成牙籤

不要把頂心杉削成牙籤

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

副總理錢其琛接受本地電視台訪問,直指憂慮《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人,是心中有鬼。錢副總理說:「我看絕大多數人們沒有這個懷疑……但是有些人非常擔心,是不是他們自己心裏有鬼呀?……」

陷阱處處人人憂慮
錢副總理的「心中有鬼論」,與譚惠珠的「不配做中國人論」,同出一轍,遙相呼應,不論目的為何,但效果只有一個,就是窒息討論,窒息思想交流,窒息提出異議的空間。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沒有一點好處。當權者毫無顧忌的言論,成為特區政府保安當局霸王硬上弓的強大後盾,更進一步證明《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諮詢是虛假的,不管你同意也好,反對也好,一切已安排妥當,一切都已成定局。

對諮詢文件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有着各種各樣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二十三條根本不需立法,因為現有法例已有足夠效力制裁有關罪行。有些人雖不徹底反對立法,但諮詢文件的立法建議確有不少令人憂慮的地方:警察不需法庭手令可以破門入屋,警權過大得令人憂慮;有人叛國,知情而不報者會因而獲罪,與搞株連沒有分別;擁有煽動刊物也要坐牢罰款,圖書館長也會動輒得咎;串謀、教唆輕易獲罪,叫人寢食難安;竊密罪成為新聞工作者頭上隨時落下的懸刀;顛覆、分裂定義不明,陷阱處處。感到憂慮和懷疑的,包括了法律界人士、也有新聞工作者和文化人,學者也充滿疑慮,的士司機和餐廳侍應也有他們擔心的理由,關注的焦點。難道這些人都心中有鬼,一有懷疑,就失去了做中國人的資格?

用完即棄作用消失
看看中共建國這五十三年,再上數幾千年的中國歷史,當全民齊唱讚歌,沒有半點異議聲音的時候,就是政治上最黑暗的時候。由反右、大躍進到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足以證明「讚歌誤國」是一條鐵律。在制度上沒有保證提出異議的權利,在政治肅殺的氛圍下,扼殺了所有提出異議的勇氣,於是當權者變成皇帝,語錄變成聖旨,一錯到底,萬劫不復。

古代一些聰明的皇帝,深深明白制度上的缺憾,禮聘幾位官員,專職向皇帝異議,專門與只唱讚歌的馬屁讒臣抬槓,減低政策錯誤導致災難的機會。這些發揮頂心杉作用的諫官極不易為,往往下場悲慘,九族也遭滅頂之災。冒死直諫,卻成為中國忠臣的精神典範。
香港受到殖民,脫離中國的管轄,陰差陽錯,百多年來一直扮演着頂心杉的角色,發揮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作用。光緒新政,受逃港士大夫的影響;孫中山革命,香港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共奪取政權,香港發揮的作用也不少;中共建國後,香港一直有着提供民主養份和異議聲音的色彩。香港的頂心杉職能,至今仍未完全改變。
回歸五年,頂心杉作用已逐步減少。二十三條立法,更用懸在港人頭上的刀把這支頂心杉一塊一塊的削走,漸漸成為一支小牙籤。小牙籤不痛不癢,用完即棄。香港對中國最可貴的貢獻,從此在歷史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