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床異夢 - 吳靄儀

同床異夢 - 吳靄儀

幾個回合下來,不難發現在二十三條立法諮詢問題上,保安局與律政司貌合神離,同床異夢,講的說話不咬弦。例如保安局長葉劉淑儀一口咬定立法絕不影響新聞自由,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就對新聞界說:「張刀早已在你頭頂。」
梁女士覆信給法律界說,現階段談不上白紙草案,一切看諮詢而定,若民意對立法沒有共識,政府就要重新考慮。葉太卻告訴立法會政府已經開始着手寫草擬法案的指示。正常程序,政策一切決定之後才能寫草擬法案的指示,如果所寫的草擬指示,是叫律政司草擬白紙草案,那當然十分好,但如果諮詢才一個月,已當政策全部定案,那就是與梁女士所說背道而馳。

律政專員依照諮詢文件解釋政府建議;保安局長卻隨口更改文件內容,並鄭重聲明:「以我講的為準。」
保安局長一派宣傳口吻;律政司官員固執地講述概念——雖然有時講述得令人心驚(例如「不透露消息來源就是偷」)。葉太肆無忌憚以扣批評者帽子為回應;律政專員面對論壇出席者的質疑只能以歡迎提出意見為擋箭牌。
律政司代表法治及市民憲法之下的權利,原應走在保安局的前面,但在二十三條立法上,卻變成只有為保安局殿後的份兒。律政司維護法治不力,保安局長於是更見趾高氣揚,諮詢成為一味靠宣傳、靠威嚇,懷疑政府建議已是「心中有鬼」,「自行立法」是真是假,真是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