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10月03日,本欄寫了篇名為「美期權高手指點港股策略」的稿件,文中介紹了一位來自英國的朋友JohnTierney,John是TheOptionsIndustryCouncil(簡稱OIC)的董事總經理,OIC可譯為美國期權業協會,是由美國多間交易所組成的協會,包括AmericanStockExchange、ChicagoBoardOptionsExchange及PhiladelphiaStockExchange等。
早前當恒指約處9000水平時,John表示對港股的前景不太悲觀,從港股的走勢來看,他預測第4季恒指很大機會重返萬點水平。
John是期權高手,他建議筆者一套期權策略,他指出,在大前提上,恒指很可能重上萬點,但卻不會太高,基於這論點,他建議首先將準備用來投資本金的50%吸納優於恒指的成份股,該股必須有較大波幅,其餘50%現金備用。至於第二步,John表示是沽空恒指9000點的認沽期權(PutOption)及恒指在10000點的認購期權(CallOption),他提醒必須同時沽出這兩個期權,方可達到這投資組合之低買高賣功效。
該文見報後,筆者已將John的建議忘記了,直至日前收到此君的email,他詢問筆者可有依其策略而行,有否因而獲利?筆者才再醒覺此事,更重要的是,John於早前建議的另一期權策略,效果極佳,惟一時忘記了跟各位讀者一談,惟有現在與大家講講。
一般投資者在購入某股票後,當其股價反覆下挫並累積一定跌幅後,願意執行止蝕的投資者不多,反而他們大都會按捺不住而趁低吸納,圖降低每股成本價,即俗稱的「溝淡」。後果如何?大家不妨看看「溝淡」電訊盈科(008)之結果,已不用筆者講了!
John這套期權策略便是針對將股份「溝淡」而設的,但卻是不用成本或成本較低之「溝淡」方法。為方便關係,現以一股滙豐(005)及一個期權為例,假設閣下於股價100元時吸納了一股滙豐,在股價跌至80元時不願意止蝕,希望升至購入價時才沽售,取回成本。如果閣下正是如此,John這套策略便派用場,其方法是:
(1)當滙豐約在80元時,首先沽空2個滙豐90元的認購期權(CallOption);
(2)然後用收到之期權金Premium(或需補貼一點),來購入1個滙豐80元的認購期權(CallOption)。
由於假設你已於100元時購入了一股滙豐,故現在的組合內便有一股滙豐、一個滙豐80元的認購期權及沽空2個滙豐90元的認購期權。
當滙豐低於80元時,這套期權組合基本上是無用的,你依舊是持有虧蝕逾20元的滙豐。當滙豐升近或已到90元時,第一,持有的滙豐由虧蝕逾20元減至虧蝕10元;第二,由於這些期權買賣是在滙豐80元時進行,故持有的一手滙豐80元認購期權,也相對升值10元。這10元的獲利,正好抵銷了從100元購入滙豐時之虧損,因此當滙豐升至90元時,你已可「打和」取回成本離場。
至於這套期權策略巧妙之處,時間又到,明日繼續。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