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傳停止公開拍賣土地

再傳停止公開拍賣土地

【本報訊】接近地產建設商會的消息人士表示,政府最近與商會聚會時表明,穩定樓市措施之一,將包括暫停賣地,今年餘下四幅公開拍賣的土地將撥入土地儲備表內,待地產商勾地才會拍賣,該批土地的估值約20億元。另外,摩根士丹利顧問董事卓百德認為,即使政府公布新房屋政策,樓市也不會即時反彈,但會有正面影響,預期樓價未來一年上升5%至10%。研究公共政策的組織思滙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政府應盡早取消干預樓市政策。
卓百德昨出席一午餐會後表示,隨着失業率轉趨平穩,經濟有復甦迹象,預期明年本港經濟將增長2%,之後將逐漸提高至3.5%至4%。

大摩料樓價來年升5%
樓市相信在未來6至9個月會有起色,未來一年樓價可望升5%至10%,地產股會率先上升。由於現時大部份地產股的股價,較每股資產值折讓逾40%,他估計地產股回報率將有3至4成,但對短期的地產股仍抱審慎態度。
對於政府即將公布一系列托市措施,卓百德重申,政府應停售居屋。他指出,隨着樓價下調超過50%,市民已有能力購買私人樓宇,居屋已沒有存在價值,「可能10年後市民對居屋再有需求,到時可以再次推出,那不是大問題。」至於餘下的居屋,他建議轉售予私人地產商作出租之用,而未動工的居屋地皮則由政府收回。

思滙指房委任務完結
卓百德也支持暫停賣地,但認為政府正面對財赤,停賣地可能會受到政府內部的壓力。政府應協調兩鐵的土地供應量,以穩定本港樓市。他又建議把樓花預售期由現時的20個月,縮減至9至12個月,以及調低印花稅,刺激樓宇成交。
另外,思滙政策研究所發表報告,指出房屋委員會的任務已經完結,在面對財赤問題時,政府無必要繼續負擔龐大的房屋開支。再者,由私人發展商興建樓宇較政府更具效率,故建議政府以租金津貼代替直接建屋,以減省興建及管理的成本,同時政府也應取銷對樓市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