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現代農業(682)雖然周二已公布,因為員工失誤漏報分支機構業績予內地政府部門,以致中港兩地業績出現差異,現時經過核數師審核後,已被正式簽署確認及維持已公布的業績不變。雖然如此,其股價昨日仍大幅下挫23.8%,反映出投資者對民企的信心仍然疲弱。
接二連三的民企問題事件,反映出民企質素參差的情況。事實上,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歷史尚短,民企大多缺乏長久營運歷史,投資者很難理解該等企業的營運狀況是否穩定,以及管理層是否有連貫性。其次,民企的企業管治概念大多較薄弱,常常出現大股東與上市公司資產混淆不清的問題,就算正正經經地做生意,亦有可能會出現帳目問題。主要原因是國內與本港的會計制度有很大差別,好像撥備、折舊開支的處理、壞帳及應收帳等問題,均有不同的處理手法。
由於入帳方法或會計處理標準的不同,最後的盈利結果將有可能出現很大差別,例如本港的企業一般都會把折舊開支最多分20年在損益表中作開銷入帳,但試想像,如果是分30年或以上,又甚至不作折舊開支入帳,則每年的盈利數字將有可能人為地誇大。另外,不少民企上市前披露的盈利數字,大多受惠於稅務優惠而表現理想,但這些稅務優惠大多已臨近完結,故上市後的業績很可能會走樣。一些長期不能收回的應收帳如不作撇銷,亦有可能令資產負債表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雖然現時不少民企已跟從國際會計準則去入帳,但執行水準或標準仍有待改善,因此,投資者日後選擇民企時,需更注視會計帳目處理手法。雖然預料日後仍有更多民企帳目出現問題,但相信民企仍然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推動力。
鄧聲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