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誰唱國歌 - 李怡

李怡專欄:誰唱國歌 - 李怡

香港青年協會上周公布一項調查,儘管有七成三的市民認為,身為香港市民應該懂得唱國歌,但竟有半數人表示不懂得唱。
筆者自然是屬於懂得唱國歌的那一半香港人,而且還在這首歌未成為國歌之前就懂得唱。那是抗日戰爭期間的《義勇軍進行曲》,歌曲與歌詞都激昂慷慨,很能激發當時人們的抗敵救國的雄心壯志。歌詞很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中共建國之初,以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豈料一代就代了五十二年,現在已沒有人說是「代國歌」,而逕稱「國歌」啦。
不過,現在來唱這首國歌,總覺得這歌詞與現實不大配合。尤其是我們在十一國慶節升旗禮上,看到董特首嘴裏唱着「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而過不了多久,他又在國慶酒會上致辭,說現在是中華民族最太平、昌盛、繁榮的時期,難免懷疑他是否人格分裂。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角度來看,現在當然不是「最危險的時候」,實際上歷年來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安全部所召集的首長與專家的會議,都肯定「和平與發展是現今世界的主題」。「冒着敵人的炮火」的「敵人」也不知何在。過去美帝、蘇修、日寇各國反動派都被視為中國的敵人,現在,美、日、各國紛紛向中國投資,中俄關係也趨友好。所以,今天已沒有敵人的炮火可冒啦。國歌對當權者的最大意義,也許是可以用來散播政情觀念,使執政者仍可用這作藉口來實行不民主的統治。
不過,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國歌」是不是也過時呢?記得八九年民運時,在天安門廣場聚集的學生,就天天高唱「國歌」。他們覺得貪污盛行、官員腐敗、貧富分化、人民無權,確使「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面對着當權者可能的槍炮鎮壓,他們也覺得要「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那時候,甚至出現了中國執政當局禁唱國歌的情景,他們認為唱國歌是對執政權力的挑戰。當然,「六四」鎮壓一段日子之後,國歌又恢復唱了。只是,「最危險的時候」、「敵人的炮火」是啥,說不清了。
《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應把國歌列為煽動叛亂的歌曲,因為它講「血肉」、講「炮火」、講「敵人」,充滿了武力的用詞。而且,在人民處於無權狀態的中國內地,誰知道甚麼時候反抗者又唱起國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