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頻道的環保宣傳短片中呼籲大眾「Useonlywhatyouneed(只用你需要的)」,我覺得蠻有意思,只是有多少人能做到?
現代都巿人家中有兩台電腦、三部電視,甚至一些沒穿過的新衣,不足為奇,很多人都用得比自己的真正需要多。
不過,那些吃一碗飯卻要點兩碗的人,除了可能是眼闊肚窄,也可能是心中太飢餓;所謂「真正需要」好難定義,就好像一些患上Ob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強逼性疾患)的朋友,透過擁有物質(不是使用)而得到滿足感。
有人一生都沒自置物業,但亦有人在世界各地都擁有別墅,多餘的錢總要找方法去花,莫非把錢帶到棺材去?有錢人花錢是正常,有錢人理性地節儉就更難能可貴。
即使沒有財力的人都可以喜歡炫燿,最無聊的罪都是由虛榮心起,透過消費或浪費,人們自覺優越。
Useonlywhatyouneed?可知人對物質的心理所需遠比生理所需大?我們又怎樣界定「Need」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吞過一次象後就要吞併整個世界,因為這種心理才出現金字塔和兵馬俑這些蔚為奇觀的旅遊景點,現代的遊客可想到他們正在欣賞古代的虛榮和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