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施壓 大陸轉趨積極<br>北京推動三通棄政治掛帥

美施壓 大陸轉趨積極
北京推動三通棄政治掛帥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回國後,北京對兩岸「三通」(通航、通郵、通商)的態度突趨積極。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昨在記者會首次公開表示,「三通」不是政治問題,北京亦不再堅持要在「一個中國」前提下才與台北討論三通問題。與「一個中國」脫鈎後,三通的主要障礙亦已消除。

美國官員多次公開表示,樂見兩岸的經濟盡快融合,江澤民訪美時,美方亦曾提及兩岸盡速恢復談判,相信這亦是北京對三通轉趨積極的原因。本港學者認為,即使兩岸三通,對香港亦不會造成重大衝擊。

沒有「一中」政治含義
國台辦對昨日的記者會十分重視,以少有的大陣仗,邀請主管兩岸航運、外經貿部、信息產業部和民航總局等官員出席,高談兩岸三通必要性,並要求台灣當局盡速回應。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在會上明確指出:「『三通』是兩岸間的事,是經濟問題,『三通』商談不是政治談判,不應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和干擾。」
李維一指出,兩岸討論「三通」可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但也絕不能把兩岸「三通」說成是「國與國」或「準國際」之間的「三通」。他說:「只要做到這一點,雙方就可通過民間協商,使用兩岸註冊的船舶和飛機,進港時掛公司旗或標誌旗,就可以盡快通起來了。」

阿扁:台灣不能被矮化
針對李維一有關「三通」的最新講話,台灣總統陳水扁昨在接見歐洲議會的友台小組議員訪問團時表示,三通直航問題必須坐下來接觸、對話和協商,但談判的先決條件是不能附加其他條件,不能泛政治化,尤其台灣不能被矮化、地方化或是邊緣化。
而台灣陸委會副主委陳明通昨日連續十次表示「目前沒有回應」答覆傳媒的詢問。但他強調會研究國台辦官員的講話。
中國副總理錢其琛本月十六日在北京接見台灣傳媒人士時,已提到「三通」是經濟問題,不是政治議題,不用先承認「一個中國」才能「三通」,並將「三通」重新詮釋為「兩岸航線」。
本報記者/新華社/《東森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