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日環遊世界》是世界名著,但如果真的重拍電影,就要冒上嚴重過時的危險。原著寫於百多年前未有飛機的時代,主角打賭八十日內環遊地球一周,在當時被認為不可能,但現在環球當然快得多了。
幾乎半世紀前,荷里活把這名著拍成電影,其實早已進入航空時代,八十天環球也太慢了。不過那時搭飛機遊埠並未普及,屬於貴族級消費,平民大眾只能在電影院觀看世界風土人情,連電視也未流行,因此該片大受歡迎,到處賣座。今時今日卻完全不同,人們天南地北飛來飛去很普通。
雖然過時,寫出《八十日環遊世界》的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始終大名鼎鼎,是西方科幻小說先驅名家,他的《海底二萬浬》和《地心探險記》都曾被荷里活拍成電影,名著還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氣球上的五星期》等,世界各地都有譯本。史匹堡的科幻片也常常提及儒勒凡爾納。
《八十日環遊世界》不算科幻,而是計準各地火車、輪船的時間,還坐人力車、騎鴕鳥、乘氣球,緊張刺激又妙趣橫生地及時完成環球遊程,還有火爆追擊與浪漫戀愛,這方面的歷險趣味則不會過時。如果新片不求新奇,而加強懷舊的驚險趣怪,就會老幼咸宜,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