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抹着眼淚,有人開始哭起來。就在靈柩跌入火化爐的一剎,陪伴了羅文八年的助手阿東突然用盡力氣高叫:「譚生,快走呀,火嚟啦!」這是羅文告別紅塵,好友送給他的最後一句說話。那把哭得沙啞的聲音,有好多的關心、好多的不捨得。
【本報訊】昨日天色又灰又暗。歌連臣角火葬場內,近兩百名親朋戚友統統擠在狹小的房間內,人人手持一炷清香送羅文最後一程。閉路電視播放着羅文的靈柩徐徐被送往火化爐──這是兩天喪禮以來,哭聲最多的時刻。一張臉早已哭得一塌胡塗的阿東,目不轉睛望着電視機,當靈柩被火化的時候悲慟痛哭,差點就要撲上去,但身旁的人馬上抱着他。
火葬場內,阿東站第一排;靈堂內,阿東坐在家屬席。處處顯示他和羅文交情之深。而他回報給羅文的,則是一個男人不輕易付出的眼淚。
其實,阿東一直力圖在人前堅持。他知道,貪靚的羅文不會喜歡他哭得一塌胡塗的樣子。昨天,在喪禮上,當羅文遺體要移進靈柩,阿東堅持在內堂見羅文最後一面,然後大家聽到內堂傳來一陣陣悲慟的哭聲。然後,他出來,眼紅紅,明顯哭過,但卻仍然挺着,堅持不肯在人前流淚。
悼念儀式開始,坐在阿東旁邊的容祖兒傷心地哭了,阿東拍拍她肩膊安慰她;但他自己其實也忍不住眼淚,要不停用紙巾抹呀抹。當羅文的靈柩送入靈堂,阿東更無法自控,惟有把一張臉深深地埋在手掌中。蓋棺儀式,阿東突然一個箭步從家屬席撲出去,依依不捨要見羅文最後一面。他實在不捨得!
誰又捨得呢?小徒弟容祖兒在喪禮中乖乖地坐在主家席一隅,但年輕的大眼睛經常四處溜,明顯不及身旁的鄭伊健和阿東穩重淡定,但容祖兒的感情同樣比其他兩人不掩飾。偶爾,容祖兒會跟着靈堂奏着的羅文金曲悄悄哼兩句,如《獅子山下》的「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如《親情》的「問世上有幾多愛」……表情是憂鬱的。
悼念儀式開始,容祖兒眼淚就沒有停過。然後,告別儀式,眾人向羅文遺像行三鞠躬禮,容祖兒最後一個鞠躬足足彎腰了十秒鐘,比其他人都要長得多。
火葬場內,法師叫所有人低頭垂首默哀,但容祖兒一直保持雙手合十。古老的傳說讓大家相信,雙手合十可以保祐逝世的親人,容祖兒在近半小時的儀式中沒有放下過雙手,不怕累。
靈堂內,容祖兒旁邊坐着師兄鄭伊健。鄭伊健是八名扶靈者之一,他一直表現冷靜、沉實,負責安慰身旁的小師妺。不過,大約十二時,鄭開始有一點點不一樣。他走到演藝界幾位好朋友身邊,張羅一番,拿了幾張紙巾和太陽眼鏡放到衣袋裏。
紙巾和太陽眼鏡終派上用場,悼念儀式開始,鄧光榮和黃霑先後致辭,默哀一分鐘,耳畔響起《明日天涯》,鄭伊健忍不住流淚了。雖然一雙眼睛蓋在茶色鏡片下,但紅通通的眼框卻洩露了他的傷心。
一九六八年開始在酒吧認識羅文的鄧光榮,負責為羅文致哀悼辭。外表雄赳赳的他,短短十分鐘的致辭,停頓了四、五次,講不下去,最後以一句「肝腸寸斷」作結。一個大男人也肝腸寸斷!雖然他努力忍住眼淚,但在火葬場內,當羅文靈柩徐徐而去,那三十多年的交情終於令他突然有一剎那要馬上戴上太陽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