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在發生印尼峇里島爆炸事件後,本港海外商人及行政人員擔心個人安全和社會動盪的風險程度雖較去年稍微增加,但在十四個國家或地區中,本港安全程度評分排名第二,遠較新加坡等地穩定和安全。 記者:陳沛敏
政經風險顧問公司於本月中,即峇里島爆炸事件剛發生後,訪問了四百名在港參加亞太酒店投資會議的與會商界人士,了解他們對所在地區的安全風險,以及鄰近地區動盪形勢、美國發動反恐戰爭等外來風險因素的評估。
該項調查發現,在美國、印度和澳洲工作的行政人員對安全風險的觀感不但較去年悲觀,而且是在十四個國家或地區中,認為外來保安威脅風險最高的三個地區的人員,而在峇里島爆炸事件中國民傷亡慘重的澳洲,其海外商人及行政人員的評分與去年九一一事件後比較,大幅調高,即認為外來風險威脅程度大增。
本港方面,與去年比較本港商人及行政人員的觀感沒有明顯改變,認為個人安全和社會不穩的風險不高,但擔心外來不穩定因素的程度則較大。調查機構認為,本港商人及行政人員普遍認為本港受到恐怖襲擊的威脅較其他亞洲地區為小,但由於屬外向型經濟,商界對戰爭、美國碼頭工人罷工、恐怖襲擊等事件較敏感,因為可能影響本港經濟。
調查機構指出,本港與新加坡都有相當的人口為回教徒,但由於回教激進主義活動在新加坡鄰近地區較為活躍,令新加坡較易受到外來不穩定因素影響,但本港卻不受此等問題的困擾。
調查機構又指出,峇里島爆炸事件也令港人憂慮同類悲劇或會在港發生,例如部份家長可能阻止子女到中區蘭桂坊,但以目前的情況看來,影響不大,但爆炸事件可能成為港府爭取《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其中一個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