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生了一個BB,今年差不多又是時候生另一個BB,對於一個編劇兼導演,籌拍一齣電影的心情與過程就大約等於生一個BB。
從無數個意念當中選取一個自己覺得最有感覺的,加以細想再細想,確定起碼能牽引自己一種或以上的情緒,喜怒哀樂也好,有感動,能抒發就好。在落實意念的一剎那,小生命便告開始孕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必需的。即係要有老闆或投資者,要努力令他們「買」這個意念,要用大量文字或說話驅使他們一起在腦中看一遍這齣電影,他們要相信才肯投資,萬事無錢不行。
跟着下來便要克服困難,毋須四處走,困難自然會找上門。洽談預算、找心目中屬意的演員、搵景、埋crew(意即集合心中想合作的幕後工作人員)、造型、睇道具、沿途因應不同改變而作修改劇本、傾特技設計、與音樂設計者討論及設定音樂的主旋律、畫StoryBoard、定拍攝日數及日程表、演員試造型及圍讀劇本,這些那些只全部是籌備過程中的環節,若然每個環節中衍生出幾項困難,加起來便是要每日克服困難。
你可以選擇黑口黑面,憂憂戚戚地面對或逃避困難,也可以選擇歡天喜地擁抱困難然後將困難克服。我的選擇是後者,克服困難是一件很有滿足感的事,越困難的困難,克服了便越爽!
現在每天做的不是數着還有甚麼困難,而是已經克服了多少困難,所以很爽!那天老闆「買」了我的意念,爽!那天傾掂了偉仔,爽!那天千嬅表示很喜歡戲中的角色,爽!那天找到了一個很適合的景,爽!那天無厘頭想到一句好對白爽!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