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署明年為高中理科生開設綜合人文科,原課程設計有教授「愛情」的環節,但在諮詢修訂稿中卻被刪去。教署官員解釋是愛情難教,因為「未拍過拖」的學生無從討論與戀人相處,老師的考核也有困難。不過,記者接觸的中學生,不論文理科,均十分期待「愛情」能成為必修科,使他們可名正言順在課堂上「談情說愛」;教育界人士也批評教署太保守,課程避談「愛情」是掩耳盜鈴做法。 News埋身擊專組
綜合人文科課程的首份諮詢文件在個人成長單元中,有討論愛情環節,當中有七個圍繞愛情的議題,包括「愛情是一種感覺嗎?忠於感覺是否即忠於愛情?可以同時愛多於一個人嗎?」等。
記者拿着上述討論議題訪問多名高中學生,他們均顯得雀躍不已,議論紛紛。「愛情係鍾意一個人嘅感覺」、「青春期對異性好有興趣」、「暗戀過五、六個人,唔敢表白係驚被拒絕,好hurt㗎!」
不少高中生均贊成在中學課程中加入愛情議題,中四女生Carmen說:「𠵱家愈嚟愈多人離婚,佢哋都唔知乜嘢係愛,𠵱家讀吓,可以為將來嘅婚姻建立基礎,識得掌握一個好嘅關係。」其同學Vicky則說:「中學課堂教愛情,可以令學生清楚乜嘢叫愛情同友情,因為好多中學生拍拖,都分唔清呢兩樣嘢。」
現時學校沒教愛情,學生也千方百計自已搵料,坦言「最想知係點媾仔、男仔點諗女仔」的名校中四文科女生伍同學謂,她會看愛情小說、上網搜尋資料滿足好奇心。
中文大學教育行政及政策系副教授蔡寶琼很支持把愛情課題納入正規中學課程,「呢個係大人同細路都會感到十分有趣嘅題目。」不過她承認,老師未必有足夠勇氣、能力和智慧去教愛情這個大課題,「呢個係一個好攞命同好埋身的問題。」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就批評本港教育制度過於保守,教署避談愛情乃掩耳盜鈴的做法。「學校唔講學生都會從其他途徑得知,有可能得到錯誤訊息,透過討論,教師反而可糾正佢哋嘅錯誤觀念。」
教育署總課程發展主任李志雄回應本報查詢稱,綜合人文科課程內容由今日起作為期一個月的第二輪諮詢,建議課程中的個人成長單元的確刪去了「愛情」字眼,但並無削去「愛情」的討論元素,例如當中有「如何準備自己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將不免會觸及愛情。
李志雄強調:「新諮詢內容不會忌諱講愛情,我哋只係將個題目拉闊咗……我哋歡迎提出新的愛情題目,可以考慮加番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