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區接二連三發生事故,港人外遊不免蒙上陰影,向來遙不可及的「恐怖襲擊」突然間再也不是鄰家的事。要外遊還可以自選地點,大不了留港消費,但公幹卻難以推辭。既然如此,倒不如實際點,看看如何為自己及家人加強保障。
一般來說,外遊公幹人士多數會購買全球性保障的人身意外,或是局部地區保障的旅遊保險,過往恐怖襲擊都在受保範圍。不過,911之後,保險公司為了減低風險,紛紛將「恐怖襲擊」從保障中剔除。現時只有少數保險公司如美亞、鷹星、美國萬通及安泰人壽等仍然保留這項保障。
要知保險公司政策常變,今天還在保障之列,明天可能已剔除在保障範圍之外,故購買前必須問清楚。美亞保險人身意外及醫療保險部助理副總裁張雅穎指出:「如果峇里及菲律賓受襲事故繼續蔓延,不排除保障會不適用於該些地區,類同事例曾在中東戰爭時引用。」
有保險從業員指出,包不包恐怖襲擊,保費會相差1至2成。以旅遊保險為例,美亞7天全球保障的費用為268元,而滙豐則收240元,分別在於前者包括恐怖襲擊。
不要以為選擇了包括「恐怖襲擊」的計劃便可一勞永逸,保障究竟適用於哪些項目?是全部或是部份?尚要細加留神。正如美亞的「開心萬應保」,恐怖襲擊只適用於「緊急醫療費用及援助」及「人身意外保障」兩項;而鷹星的「樂優遊旅遊保障」則連帶行李及旅途延誤亦有賠償,保障相對較全面。此外,投保人尚要留意個別保障項目不保的條文,如非必要的醫療、手術或住院的索償,若未能提供醫生報告及正式收據,都不會獲得保障;切忌一廂情願認為「沒有說不保,便應該受保」。
值得一提的是,旅遊保多以地區劃分,保障範圍只限指定區域。恐怖襲擊若不在受保範圍發生,便有可能不獲賠償。亦有人怕了意外保及旅遊保條文複雜,寧可簡簡單單地多購一份定期壽險,以加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