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的管理,是理財的一個重要課題。一般人就算沒有投資戶口、支票戶口及定期戶口等,但總會有一個存款戶口,作為日常理財的用途吧!
開設存款戶口的目的,主要是保險的考慮居多。尤其現時息口低企,少於$10,000以下的存款大部份銀行都不會給予利息,故把現金放在床下底與放進銀行的分別,是後者不用擔心被人盜用罷了。
在經濟好景的時期,就算活期存款戶口的利息收益也可以很可觀。例如在97金融風暴之前,一般銀行的活期存款息率就有三至四厘或以上。而曾經有一段時間,銀行因為缺乏資金的關係,為了積極吸納存戶,更有銀行向新戶口送贈禮品呢!
如果不用擔心銀行的穩定性,而存戶對於銀行所送贈的禮品又不太重視的話,銀行息率的高低,對於存款選擇哪間銀行便起了重要的影響。不過,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銀行所付出的存款利率相差也不會太大,存戶要考慮的反而是派息的頻密程度。
今期《金融小百科》刊登了不同派息次數對實際年收益的例子,讀者可以參考。讀者不難發現,派息密度愈高,存款的實際收益就會愈多;相反,派息密度愈低,存款的實際收益便愈少。當然,銀行派息愈頻密,對於存戶愈有利。
除了所收取的利息會較多,息可再生息之外,因為利息結算較為頻密,存戶可以更加早享用利息。如果每年才派息一次,存戶就要望穿秋水,才等到下次派息的來臨了。
麥萃才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