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推行問責制,港府公布房屋及教育兩大部門一同在明年一月一日落實局署合併,合共削減十名首長級官員,預算每年總共節省三千八百多萬元的薪酬開支;其中教統局與教育署合併後將易名教育及人力局,而前房屋局官員則併入房屋署,房屋署名稱將繼續保留;不過,有工會人員批評政府瘦下不瘦上,擔心局署合併會影響前線員工飯碗。 記者:黎國強、倪清江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梁展文昨對記者表示,為配合問責制推行,該政策局內的前房屋局部份與房署合併重組,重組後房署原有的總監級職位刪除,只設副署長級,實際刪減五個首長級職位,每年節省二千六百萬元開支。他又表示,會繼續透過自願離職及自然流失,推行第二階段部門重組及精簡架構,但不會強迫遣散員工,希望能節省超過百分之一點八的開支。
房署工會大聯盟召集人莫敬甫擔心當局進一步精簡架構,會大幅削減前線職員人手,影響現有員工前途,他說:「近年政府精簡各部門架構,但高層並無減到人手,始終瘦下唔瘦上,純粹玩數字。」
此外,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教統局及教育署合併後易名為「教育及人力局」,並會取消五個首長級職位,約佔現有首長級人員兩成,其中包括因教育署署長調任副秘書長而需取消的署長職位,每年料可節省一千二百多萬元。
教育及人力局將分成六個科,每科的副秘書長需「一條龍」負責制訂及推銷政策,羅范椒芬表示,這是要全局貫徹問責制精神;另外,她承諾稍後向議員提交整體的人手增減情況。出席的議員表示關注合併後的權責問題及教署員工的憂慮。
羅范椒芬又稱,教育統籌委員會及教育委員會也會合併,新委員會擬採用代表制,即各教育團體主席成為當然成員,令其更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