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田螺月賺十萬元<br>大笪地搵銀靠食力

炒田螺月賺十萬元
大笪地搵銀靠食力

香港經濟低迷,食肆倒閉的消息頻傳,想不到開業兩個多星期的大笪地,卻給食肆老闆「食」出生天。兩個食肆東主不約而同在大笪地開設食檔,分別出售炒田螺、蛇羹等街頭平民小食,投資成本少,利錢卻可觀,預計每月可淨賺五萬至十萬元,較在外頭經營茶餐廳和粥舖利潤大得多。有見到大笪地「搵食」的市民多,連一些乾貨小檔主,也加入售賣零食幫補收入。 News埋身擊專組

大笪地由本月十三日啟業至二十七日為止,承辦商統計人流總數達三十七萬人次。本身經營三間酒樓及兩間茶餐廳的敦豪小館總經理蔡振城決定在大笪地「博一鋪」,以九萬元及八萬元租了兩個孖舖開食檔,一檔賣多元化小食;一檔賣白灼貝殼類海鮮。他說:「大笪地一開業,有人話點解冇炒田螺食,兩日後,我即刻賣炒田螺。」

半年賺錢「一定冇問題」
經營酒樓食肆三十多年的蔡振城,在火炭有食物工場,預先把田螺煮熟後急凍,運到大笪地後再加熱然後混和熱騰騰的芡汁,周末及假日晚上,其檔前人頭湧湧,二十元一碟的炒田螺,周末一天可賣出五百至六百碟。
蔡振城說,以大笪地的假日人流約六萬人次計算,未來半年賺錢「一定冇問題」,估計現時經營的孖舖,每月可賺八萬至十萬元。相較之下,他在中港城開設的茶餐廳,因為要割價搶客,每月只得純利二萬至三萬元;在大笪地搞食檔,本少利潤厚,孖舖連裝修、舖租及水、電、煤按金,投資約一百二十萬元,僅及茶餐廳的一半。他佔有股份的三間酒樓,部份的每月利潤也僅與大笪地的食檔相若,他說,這一鋪暫時算是「博」贏了。

蛇羹檔好景或放棄粥舖
另一生意旺的單舖在大笪地靠近海邊F段,檔主陳添南曾擁有三間茶餐廳,現在只剩下天水圍一間粥舖。「我間粥舖𠵱家一日只有五千至六千蚊生意,大笪地呢度,由夜晚六點開到半夜兩點,平均每日可做到七千蚊生意。」他售賣的食物以簡單容易處理的果汁、糖水、糯米飯及蛇羹為主,價錢由七元至二十元不等,每月扣除大笪地檔租三萬多元及其他成本,每月預計可賺五萬至六萬元。
陳說:「大笪地食嘢人多,呢度做食肆,大有大做,細有細做。」若該檔口有平穩發展,他會索性放棄粥舖,專心搞大笪地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