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促徵1.5%銷售稅減財赤<br>僅1/3專業人士同意政府托市

學者促徵1.5%銷售稅減財赤
僅1/3專業人士同意政府托市

【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40%受訪的專業人士相信本港經濟有復甦迹象,任職的公司來年未有計劃裁員。另外,雖然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已否定開徵銷售稅,但有經濟學者仍建議引入該稅種以紓緩財赤。

澳洲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最近向389名各行業之專業人士進行訪問,雖然大部份受訪者對於香港明年經濟好轉有所保留,但認為經濟有復甦迹象,裁員情況亦有所改善,內地能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商業和就業機會。
有40%受訪者相信,他們任職的公司在來年未有計劃裁員,認為有機會的僅得26%。
調查又顯示,51%受訪者認為,香港現行的教育制度,實在未足以裝備學生北上內地工作;41%則認為,本港學生具備普通話技能,並能投身商界。
另外,只有37%受訪者同意政府介入穩定樓價,而政府可用措施包括控制土地供應數量、放寬現行七成按揭限制、限制津貼樓宇的供應,以及調低印花稅等。

明年經濟增長預測2.5%
另方面,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費安道(AndrewF.Freris)建議,政府可考慮徵收銷售稅1.5%,以解決財赤問題,並給予投資者正面訊息政府會採取行動處理財赤,而1.5%的幅度,亦不會導致經濟衰退。
其他建議還包括輸出勞工以解決失業問題,及將員工再培訓,以迎接新的知識型經濟的需求。
他估計本港今年的經濟增長幅度為1.5%,是亞太區內經濟增幅最低的地區,而明年則有2.5%的升幅。他認為,目前本港面對的問題,是樓價下跌導致連續4年通縮,政府來自地產方面的收入因而大受影響,以致出現嚴重財赤;其他影響因素還有失業及經濟增長放緩等問題。

取消聯滙無助改善通縮
費安道不贊同將港元與美元脫鈎,因為取消聯滙無助於解決通縮、失業或增強競爭力。事實上,連續4年通縮下,本地內部消費物價指數的累計跌幅,已相當於港元內部貶值了10至15%。
另外,他又指出,隨着區內經濟活動愈趨緊密,亞太區的經濟動力將以區內的消費和投資為主,其次是區內的貿易活動。
而美國在區內的經濟影響力則轉弱,故即使美息再減0.25至0.5厘,相信對本港經濟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