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明個人投資屢損手

高寶明個人投資屢損手

別以為投資銀行家一定精於理財,他們的投資成績可能還不及日常在銀行「返工」的家庭主婦。法國巴黎百富勤融資董事長高寶明就是一例。當記者問及他的理財心得時,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只會幫助企業上市融資,唔識做(個人)投資。」別以為那是高君的「客套話」,以下是他自述的失敗往績。

高寶明說,自己在證券的投資就只有已破了產的百富勤投資,而且還在98年百富勤投資出事前行使了購股權,增持了百富勤投資的股票。他表示,當時增持是因為看到投資銀行部及證券部的生意都很好,對杜輝廉(百富勤投資前主席)管理海外分支機構、債券及衍生工具部門亦很放心。然而,百富勤投資最後卻在98年倒閉。當百富勤大中華其後獲BNP收購,他亦跟隨前老細梁伯韜認購了小量新成立的法國巴黎百富勤股份,成為另一項「不動產」。
至於香港人最慣常投資的另一項目──地產,高氏在95年買入了一間小屋﹙其實並不小,更處於半山﹚,也是他唯一的物業投資,至今已跌價近6成。
百富勤股票變成了牆紙,令高寶明深深領會到「力不到不為財」的道理。從此他不再直接沾手股票,但仍投資於股票市場互惠基金。怎料這項被動投資同樣令他損手,因為其購入的基金資產淨值至今已跌去25%,最後只有將基金轉往資金市場收息「度日」。他笑說:「現在已將所有錢交晒畀老婆打理。」他一於全心全意繼續「協助他人上市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