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大部份報章的頭條,皆為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將香港政府AA-的港元長期外債評級之「評級展望」,由穩定調低至負面,此事已成為港人的熱門話題。據聞標準普爾通常會在二三月時才更改評級,故它上周突然宣布,反映事態頗為嚴重!但這是真正嚴重,還是「人為」地嚴重?好讓阿松有多點籌碼去大幅削減開支?
正如早前當政府財赤遠高於預期,國際輿論正密切關注本港經濟情況時,有關方面好像懶懶閒般,沒有即時提出一些解決或應變策略。這情況跟過往很不同,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每當某些外資機構批評香港經濟或聯繫滙率等,有關方面皆會作出強烈回應,例如與聯繫滙率共存亡之類,較有名的便是斥他們為「二流分析員」,可是近期一點也聽不到強烈回應,這是默認or另有所圖?
據聞在獅子山下的年代,補鑊工匠大都會將鑊內的破孔弄大一點,方便他容易填補破孔,莫非阿松正用其少時補鑊的方法?近日本港的破孔已弄得頗大,看來公務員薪酬及政府開支應可「手起刀落」了!
上周任總裁於《觀點》中指出:「遠期美電在這段時間上升,可能是一種季節性的現象……」,我們不妨一看過去數年,1年期美電的趨勢。附圖可見,由2000年開始,1年期美電確由9、10月開始飆升至翌年3、4月高峯,才到頂回落,莫非真要等到財政預算案公布,美電方肯罷休?
另一方面,大家可有注意到美電季節性的現象,其溢價是由10月逐步升至3、4月的高位,換句話說,近日遠期美電300多點的溢價僅是起步,稍後還有更高。正如前一次,美電溢價由2001年10月的100多點升至本年3、4月的300多點。看來美電溢價飆升才剛開始(註:部份朋友可能不清楚1年期美電300多點的溢價之含意,其意思是以現時滙率7.8計,1年後的兌換價為7.83,故300點即3個仙)!
此外,任先生在《觀點》中,以賽馬賠率來比喻港元滙價的波動,該比喻大致上是:當港元滙率下跌1元的賠率為33倍、下跌2元的為66倍及下跌4元的為133倍。由於筆者不懂賽馬,故不大清楚該比喻,詢問賽馬專家阿Look,他表示賠率雖高,但並非代表不會「跑出」,否則誰買「冷馬」?亦即表示港元並非沒有下跌機會!
上周,杜指升122點,令美股出現連升3星期的強勢,但大家若細心觀察,不難察覺此強勢可能快要小休了。首先美股若無上周五上升126點的進帳,則全周美股是跌而不是升。此外,過去5個交易日,美股基本上是在8200至8500水平內徘徊,好像無力升破此橫行區,主因是大部份重磅藍籌股已公布了業績,短期暫無利好因素推高大市,市場焦點又再返回美國經濟情況,這將令美股升勢放緩。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