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車臣 - 陳也

同情車臣 - 陳也

車臣游擊隊挾持莫斯科劇院幾百人,五六個蒙面女槍手身繫炸藥,手中緊扣引爆器,對獲准進入劇院採訪的記者說:「對我們來說,死在哪裏都一樣。」報道說這些都是自九一年車臣宣佈獨立,俄軍派兵鎮壓,被俄軍剿滅的回教徒戰士的遺孤。游擊隊自稱smertniki,俄文就是烈士的意思。槍手表明為車臣獨立奮戰,尋死的意志不動搖,比俄羅斯人求生的意志堅定得多。他們警告俄國Alpha特種部隊,別輕舉妄動,假使一個游擊戰士被殺,他們打算以十個人質牲命抵償。普京繼承葉利欽九四年開始殺入車臣的軍事指揮棒,一向對車臣分離份子不手軟。車臣人的獨立訴求,外國傳媒鮮有報道。每次見報,都是恐怖襲擊大件事。這個面積一萬九千平方公里的產油高加索山城的本來面貌,外界知之甚微。美國攻打阿富汗,讓我們有機會一窺賈拉拉巴德與坎大哈的模樣。車臣首府羅茲尼,到底是另一個喀布爾?抑或像NoMan'sLand的薩拉熱窩?
游擊隊領袖巴拉耶夫是唯一一個未蒙臉的槍手,他透過網站www.kavkaz.org發表要求普京從車臣撤軍、停止圍剿的聲明。又向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提供影帶,部署周密,讓人聯想到拉登。二人都是回教徒,同樣冷靜,舉止斯文。但西方媒體「造奸」成癮,巴拉耶夫與蒙面女槍手很快會被定性為殘暴殺手。我很同情車臣人的處境,亦難免想到西藏、台灣。23條落實後,表這樣的態,會惹煽動分裂官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