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大讚好 專家嫌無謂<br>Playgroup幼童貴族玩意

家長大讚好 專家嫌無謂
Playgroup幼童貴族玩意

這一天,十多個年約兩歲的幼童,在母親陪同下,參加近兩年在香港愈來愈流行的「遊玩小組」(Playgroup),這種專門設計給未入學幼童參加,寓玩耍於學習的課程收費不菲,但仍不乏家長問津。不過,幼兒教育工作者就提醒家長,該等遊玩小組的校舍、師資和課程均不受現行法例監管,家長須小心選擇,以防濫竽充數,揠苗助長。 記者:譚秀嫺、倪清江

這批參加遊玩小組課程的幼童,多是家中獨子或獨女,甚少機會接觸其他同齡小童,家長希望子女透過遊玩小組,學習與人相處及不再害怕陌生環境,以便為升讀幼稚園作好準備。
每個小娃兒身旁都坐着媽媽,以協助導師看管子女及隨時予以鼓勵。上課了,導師先讓小朋友們觸摸一個吹脹了的氣球,感覺一下形狀;跟着又玩傳氣球遊戲。據導師說,這是想測試小朋友會否自私地攬着氣球不放,不過,看見小朋友用力「鍊」着氣球時,在旁的家長擔心氣球會爆。接下來,導師又帶領幼童隨音樂走動,訓練其聽覺。
這類遊玩小組課程,八課的收費由一千五百元至二千元不等,通常每周上課一次,每次個半小時。陪女兒參加了一個月的陳太說,女兒彥澄改變了很多,「以前見到陌生人就驚,但𠵱家唔會,個課程要二千蚊,我覺得係值得!」多位家長也稱,子女不再怕陌生人,也不會隨便就哭。
舉辦遊玩小組課程、有十二年歷史的香港天才兒童藝術協會負責人李惠嫻說,據家長反映,有些遊玩小組安排八個月和兩歲半兒童同組,年齡差距太大,不但難於學習,而且「有啲(兒童)淨係識爬,同啲行得、跑得嘅一齊玩,撞都撞死佢啦!」

大人陪伴增學習趣味
她認為,參加遊玩小組的兒童,在兩歲四個月大以前,皆須由大人陪伴,才會樂意和安心學習,否則只會一味的哭,反會令兒童日後害怕上學。
另外有些遊玩小組因導師領導技巧欠佳,令小朋友覺得沉悶,失去學習興趣。李惠嫻稱,一、兩歲的兒童,專注力很弱,所以導師動作要誇張,說話要抑揚頓挫,每五至十分鐘便得轉換話題。

從中觀察小朋友特質
她認為,幼童參加遊玩小組,可學習社交和群體生活,適應陌生環境,並可加強控制情緒能力,也可預早觀察小朋友特質,例如記性好的小朋友,可以應付功課較多、較嚴的傳統學校;如專注力較弱,則要選擇開放式教育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