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解決財赤 共同承擔

投資縱橫:解決財赤 共同承擔

一個市場預期的不幸消息終於出現,港元評級上周被投資評級機構標普調低。明顯這只是一個開端,若政府再無有效的方法扭轉結構性財赤,接下來將有更多評級機構調低香港的信貸評級,對於香港經濟的打擊,將難以想像。
正如本欄上周所言,解決目前困局,並非沒有辦法,只是董特首沒有下決心。要妥善處理財赤問題,已是刻不容緩,希望政府、議員、公務員及市民對現時的實況都有以下的認知:
(1)財赤問題已不能再拖,否則就如穿了洞口的船一樣,若不修補正在擴大的洞口,早晚會下沉。

公務員薪金支出過大
(2)解決財赤的方法不外開源節流,政府架構臃腫,支出龐大,不大幅瘦身削開支,而以加稅開源,市民不會接受。削減公營支出,規模不能太小,公務員薪金佔政府支出2/3,過於龐大,由此動手術,才有成效,若減薪難達協議,便得裁員,時間已不容許採用自然流失或自願離職,信貸評級機構等不了,國際投資者也等不了。
(3)公營支出大幅削減後,才能談加稅增收入。但現時仍有些措施可先做,個人薪俸稅的稅網太窄,其中原因是個人免稅額太大,適當削減免稅額可讓更多人納稅,為庫房增加收入,但又不會為納稅人帶來太大負擔。
(4)有建議政府可發債以減低財赤,筆者極力反對,因為這只是數字遊戲,不單沒有解決問題,還會令官員不思改革。此外,社會大眾亦可能錯覺財赤問題已解決,對政府有更多需索。財赤問題若一拖再拖,香港或會變成另一個阿根廷。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