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財赤 - 吳靄儀

哀哉財赤 - 吳靄儀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現身立法會向議員解釋財赤問題。仔細聆聽了個多小時,不禁搖頭嘆息:這個政府,根本沒有解決財赤問題的能力。
事情再清楚沒有了。根據梁錦松說,財赤問題嚴重,若不切實解決,甚至有可能影響港元穩定。那麼,司長有甚麼對策呢?
根據梁錦松所說,首要是「振興經濟」,然後就是節流,第三就是開源。他又補充,財赤涉及數目龐大,節流、開源力量有限,所以非得靠振興經濟不可。振興經濟,用行政長官董建華較為老實的說法,就是刺激經濟。那麼財政司司長有甚麼方法刺激經濟呢?
財政司司長的方法,不外那幾道板斧:「本土經濟」、「拆牆鬆綁」等等,聽上去不着邊際,實際上不見「有意義地」減低財赤的成效,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量化的分析。
不但如此,他的三個對策之間的互相矛盾也看不到如何解決。「開源」就是加稅或加新稅項,代表商界利益的自由黨馬上指出這是不利營商環境及經濟發展。「節流」就是削減政府開支、工程、公務員薪酬及人數,代表工程界、工會、民主黨等議員馬上指出收縮公營部門開支的直接效果是經濟進一步收縮,導致通縮惡化。
梁錦松於是提出社會必須齊心合力,議員及各界必須分擔責任。這個原則本來並無不妥,但是他要議員先提出方案由他選擇,不是由他提出經過平衡、分析的整體政策跟議員磋商、爭取議員和公眾的支持,那就不是一個有承擔的政府、一位有承擔的財政司司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