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掃描候5小時 金牌經理大昏迷<br>中風入院苦等到危殆

腦掃描候5小時 金牌經理大昏迷
中風入院苦等到危殆

本來健步如飛的譚劍雄,開會時突然中風,被急送瑪嘉烈醫院。明明是關乎生死存亡,等着、等着,足足等了近五個小時,院方才安排已進入昏迷狀態的病人進行腦掃描。譚劍雄的同事楊頓濂氣憤地說:「佢入醫院時重好清醒,醫院竟然要佢等咁多個鐘先做手術!」 記者:梁洵瑜、陳倩雯

【本報訊】今年四十八歲、獲公司譽為最佳營業經理及最健康員工的譚劍雄,上周六在公司內中風被送往瑪嘉烈醫院,但他在院內苦候五小時,由清醒惡化至昏迷,才獲接受腦掃描診斷,手術後他仍昏迷不醒,家人及同事指摘醫院延誤診斷,導致病人吉凶未卜。

送入病房沒醫生監察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批評,雖然現時醫院管理局出現六億元赤字,但資源緊絀下,醫院仍應採取彈性方法治療中風患者。他指外國如美國已力圖在三小時內為病人進行治療,加上目前病人愈來愈年輕,該會正協助另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中風病人作出投訴:他同樣在入院後六、七小時才獲治療,現時半身癱瘓。
譚劍雄是一間貿易公司的營業經理,在公司五年多來一直保持最佳營業額,每年為公司推銷數百萬元機械生意,過去兩年亦沒有請過病假而獲選為最健康員工。其同事楊頓濂昨日稱,譚於上周六早上仍健步如飛返回公司,但開會期間感到暈眩,同事發覺他嘴角抽搐有點不受控制,擔心是中風,遂召救護事送院。
抵院時約是早上十時四十五分左右,當時譚劍雄仍清醒,甚至可清楚道出自己的住址,其同事楊頓濂引述醫生指,譚當時的昏迷指數達十五度,即清醒,毋須即時接受腦掃描及手術;但中午十二時許,病人即出現失禁及神志不清。
在一時許,譚劍雄被送進內科病房,其昏迷指數已跌至十一度,但仍未獲接受腦掃描及手術。家屬強調當時沒有醫生監測其病情,直至下午三時許才進行掃描,但譚劍雄已陷昏迷,昏迷指數急跌至只有四度,距離最低的三度只差一度,掃描後醫生指譚的腦部已有四分之一的位置充血,必須立即進行手術。

手術後至今一直昏迷
譚劍雄手術後一直昏迷,伴在夫旁的譚太認為,院方存有疏忽,「當時病房又冇其他好危急嘅病人,最危急就係我老公啦!」不明何以院方遲遲沒有治療。楊頓濂更斥責院方,「佢入醫院時重好清醒,醫院竟然要佢等咁多個鐘先做手術」,她強調院內一名高級腦科醫生曾對她承認,指院方應更早為病人進行掃描及手術。
但院方回應時強調,譚劍雄進入急症室及照X光後,情況穩定,繼而送入內科病房,由腦神經內科專科醫生診治,認為病人要接受腦掃描,而醫護人員一直有檢查其昏迷指數、驗血及進行心電圖,但當時有另一名危殆病人正使用掃描,譚劍雄要到三時半才可進行掃描,並即時接受手術。院方現設有一台腦掃描機,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安排先後,但強調對譚劍雄的治療適切。

病人自費轉私院掃描
醫管局赤字嚴重,每間醫院的掃描機均要輪候,不少病人轉介到私家醫院進行,費用由病人自付,中風病人也未必能即時進行,或要等候數小時。彭鴻昌強調,醫護人員對中風病人應抱積極搶救態度,安排及早治療。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梁家騮醫生稱,事件反映現時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導致危急的病症無法及時作出診斷,故當局必須盡快向市民交代本港醫療資源的需求及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