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自10月中大幅反彈之後,本星期在高位反覆,杜指在10月25日升126點,收報8443.99點,投資者都擔心美股近日升勢過急,龍頭科技股如微軟(Microsoft)和惠普(HP)等均面對獲利回吐壓力。經濟數據方面則續有好消息,最近的每周新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2.5萬人至38.9萬人,好過市場預期。柯達(Kodak)則公布上季盈利激增2.5倍;AIG的盈利升幅更達到4.6倍;AOL時代華納更在上季轉虧為盈,並維持公司今年的增長預測,都有助增強投資者對美股的信心。
現在市場上的熱門話題,由擔心不知指數何時見底,一轉而為牛市是否已經重臨華爾街,可見投資者總是善忘的,他們很快已忘記了兩年前科網股泡沫爆破,納指跌去75%,甚至標普500指數也自高位回落5成的慘痛教訓。
現在見到美股自低谷反彈一成,就已經忘乎所以,正是「窮心未盡,貪心又起」。不過一些著名分析員例如,美國「波浪大師」普雷切爾(R.Prechter)就認定華爾街在反彈過後又會回復弱勢,並大膽預言杜指會跌到4000點,真是信不信由你。
港股方面,恒指對杜指亦步亦趨,無視印尼、菲律賓的爆炸案,顯示恐怖活動已蔓延到亞洲,以及本港的經濟依然看不到出路的現實。甚至乎標準普爾(S&P)剛剛將港元債務長期評級前景由穩定降為負面,港股也沒有甚麼強烈的反應,10月25日恒指下跌64點,收市仍企於9722點。
要注意的是,這次是國際評級機構不滿本港對財赤問題遲遲未有解決方案而「開槍示警」,還沒有正式將港元評級降低,但這絕非「狼來了」的故事,不想辦法解決財赤,在泰國、印尼、阿根廷嘗盡甜頭的國際大鱷遲早又會摸上門,屆時港府恐怕已不再有「千億銀彈」去救市那麼好彩了。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今年3月的財政預算案中,曾預測本年度財赤達400多億元,但最新的估計是赤字將超過630億元,原因是阿松當初開出的開源節流「空頭支票」已紛紛「彈票」,例如原定公務員要減薪4.75%,實際上只減平均2%;地鐵(066)第2批股份推出遙遙無期,庫房少收150億;賣地收入計劃中有250億,但因房地產不景,目前只兌現約80億……經濟正在轉型和市道不景,是本港經濟的致命傷,但市民對前景失去信心,更使到復甦困難重重。
不過,標普的負面姿態,卻可能無意中幫了阿松一個大忙,讓他可以「挾外資以令諸侯」,借力打力促使各方因開源節流而受損的既得利益者,收細反對改革的聲浪,尤其在削減公務員薪酬、降低醫療、綜援等社會福利開支,以及開拓新稅源等方面,港府終於找到了新理據。
姚遷 泛德國際投資董事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