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歲的她個子嬌小,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博士研究生,可別以為她是書蟲,自認「心口有個勇字」的Emily,膽粗粗報名參加電視台的越野狂奔,原因只為「好刺激」,一萬多呎高跳降傘、生吞蠕動蟲子,一樣面不改容,還要在半空力抗氣流堅持看手表計時,更要冷靜分析應否咀嚼滿口的蟲,她說自己玩得很科學、很冷靜,真要給她一個「服」字。
記者:李敬賢
插圖:V3 圖片由被訪者及無綫電視提供
澳洲昆士蘭因潛水勝地大堡礁而負盛名,珊瑚以外,還有雨林及沙漠地帶,而《澳洲狂奔》這香港版《生還者》就在這裏上演,Emily以及另外九名大學生,加上韓君婷及王合喜,在十四日的旅程中,面對十項海陸空挑戰。他們的冒險之旅,就在被稱為「冒險之城」的凱恩斯(Cairns)展開。Emily自言,整個旅程「瞓晒身」,損手爛腳,最高紀錄是全身有20個傷口之多。當然,沒留下甚麼疤痕,只有一段段難忘的回憶……
Emily等人的首項挑戰,就是高空跳傘,她形容這是整個活動中最刺激的玩意。由一萬四千呎的高空躍出,下跌至六千呎時,要揮手示意,這是賽會的特別要求,最接近六千呎舉手者勝出。
首次玩高空跳傘,Emily竟然是心情輕鬆,其他人在機上因害怕而尖叫,她就計算,下跌八千呎需時多久呢?不過,當第一位參賽者跳出飛機的一剎那,Emily才知驚。「打開機門,外面好大風,第一個跳出去時,『逢』一聲就不見了,心就寒一寒。」Emily可沒有打退堂鼓,輪到她時,深呼吸一口就跳出去。Emily還記得要緊閉嘴巴或保持笑容,鎖緊臉上肌肉,否則會被吹得面容扭曲,所以她一直保持笑容。
Emily原本順着氣流高舉雙手,她估計下跌至六千呎需時十秒,所以違反自然的力量,力抗氣流,勉強以右手按着左手來看手表。不過,十秒之後,Emily已在五千四百呎,估錯了!
不消三分鐘,Emily已返回地面。雖然出奇的冷靜並沒有令她按指標完成任務,但第一次的跳傘經歷依然叫Emily很雀躍。繼續興奮的她說:「原來一萬四千呎真是很高的,在半空又無風景看,全部是雲,又好大風;降落傘張開後,才慢慢降落,地上的房屋像積木般細小。」
講到最難忘,她說一定是庫蘭達熱帶雨林(Kuranda)的一役,因為實在核突駭人。抬頭看不見天空,樹冠層已成為天然大屋頂,除了高聳入雲的大樹外,身邊還有大大小小的昆蟲。面前的挑戰看似簡單,就是找出早藏在雨林內的容器後盛水,最短時間內盛最多的水便勝出,但Emily說:「我心想,容器內一定另有乾坤,吃蛇蟲鼠蟻大概少不了,其實我早已猜到有這類核突玩意,所以就和隊員亞琦及Phosenx協議,底線是不吃蟑螂。」
結果,透明容器內的不是蟑螂,只是一小堆蠕動着的紅色蟲,外形有點像蜴蚓。現場有筷子,但Emily率先以三隻手指抓起一小撮蟲子,望了一眼,沒有絲毫猶豫就放入口中,唯一的考慮是:「好唔好咬碎才吞呢?」Emily不想蟲子到了胃還在蠕動,於是決定先咀嚼。
Emily吃的是AfricanNightCrawler,澳洲土人的食物,現時主要被用作魚餌。第一次吃蟲很難受,Emily形容說:「牠們在嘴內蠕動,好核突,咬落去,質感是爽的,味道很苦。」正因為太苦,Emily吃第二輪時,索性生吞蟲子,然後狂灌開水。
Emily說咬下去發出「啪」的一聲時也起疙瘩,內心暗叫「好核突!」,但求勝心切,還是頂下去,可惜這回合仍然只得第二名。吃了活生生的蟲,加上喝了太多水漲着肚子,Emily與Phosenx返到酒店後,齊齊衝入廁所扣喉,嘔出一堆棗紅色的穢物。
自問「膽生毛」的Emily,在整個賽事中也有驚的時候,但原來也只是替別人擔心。眼見隊友Phosenx玩RapJumping,途中出了點小意外,叫這個膽大包天的女子也擔心得想哭。
在布里斯本(Brisbane)的湯斯維爾城(Townsville),位於市郊西面的堡山(CastleHill)是一座光禿小山,站在山頂上,可以俯瞰南太平洋,還有棋盤市街的湯斯維爾景色,但參賽者可無心欣賞風景,他們將要挑戰堡山的懸崖,從崖頂面向懸崖底向下跑一百米。
Emily沒有出賽,只是在崖底看着Phosenx一步一驚心地跑。「我見Phosenx在中途突然停下來,原來游繩被卡住,Phosenx失去平衡,在半山左右擺動,非常危險。我在下面緊張得大叫,擔心她會撞向山邊發生意外,看得『眼濕濕』。」
Phosenx花了約四分鐘完成,在下面觀看的Emily卻覺得她在半空很長時間。Phosenx終於返回地面,忍不住也哭起來,她的左手前臂被擦傷了一大片。
Emily等人的冒險特輯,大家即將會在電視上看到,勝負已經早就有定案,問到Emily究竟是贏還是輸,她就一改爽朗作風,神神秘秘的,「不告訴你!」,但她的一番領悟,似乎可讓我們找到玄機。
「其實我覺得勝負不打緊,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有所得,好像其中的捉蝦比賽,就因為我的疏忽而導致失敗。我們本來最快完成任務,但我竟然在點數時沒有注意到其中一隻蝦少了蝦頭,結果要少算一隻而敗北。」你可能覺得這微不足道,但Emily卻是感受最深,「小小疏忽便足以壞大事,犯可以避免的錯誤而失敗,我最不忿,以後也得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