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回在中國大陸機場餐廳,我們點飲料:
「可樂。」
「一聽?兩聽?」
以為聽不清楚,再說一遍:
「可樂。」
「是。幾聽?」
──吓?還患「重聽症」?
原來國內把「一罐」喚作「一聽」。我百思不解,這兩個字半點相通或喻意都沒有。(誰可告訴出處?)
後來在一本小書上又見到「脹聽」這樣的詞語。不是耳鼓脹疼,不能聽聲,或是聽得過飽和而出現狀況。
質量好的罐頭一般是底內凹,敲打時發實音。但變質的由於內部發酵、產氣,這時罐中食物有異味、異色,還脹胖至兩頭凸。這種壞罐頭稱「脹聽」。
有心事,不快樂,眼神和聲音盡量隱藏,若無其事,但由於內部的變化,我們的頭和腳,都似特別重,特別腫,甚麼都聽不進想不通看不開。我們便是一「脹聽」。
一個家庭、機構、團體、政治班子……裏頭變化、腐敗、發臭,發言再語音玲瓏,包裝紙再花巧,你還是感覺到無形的怪氣怪味,充斥其中,幾乎把鐵皮迸裂。他們亦一「脹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