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警方搗破一個跨國偽造信用卡集團,揭發集團成員與歐美假卡集團勾結,互相交換信用卡客戶資料,並利用兩地時差即時製造假卡出售和購物套現。行動中警方拘捕懷疑有黑幫背景主腦等九名男子,並在主腦身上撿獲二百份外籍人士信用卡資料,若全部製成假卡可造成四百萬元經濟損失。 記者:馬耀文、何繼和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李伯樂警司昨日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由於案件涉及歐美國家的假卡集團,警方相信有外國犯罪集團幕後操控,已知會國際刑警協助跟進調查。
案中落網主腦姓鄭(二十七歲),懷疑有14K黑幫背景,曾有多項行使假卡案底,警方於本周三在黃大仙區將他拘捕,稍後將他押返筲箕灣寓所搜查,發現他已即時使用假卡,購下包括一支1970年份、價值六千多元法國名貴紅酒、大批名牌皮帶、領帶和數碼光碟機等總值十萬元貨物,估計將轉售圖利。同時警方又撿獲一個可套取信用卡資料的測讀機及大批懷疑假卡證物,昨晚已落案控告他一項藏有偽造文書罪,今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消息稱,今年八月起警方已拘捕該假卡集團包括姓鄭主腦兄長等八名男子,稍後跟進調查再部署日前行動,再逮獲集團主腦,估計已將整個假卡集團連根拔起。警方表示,本周三在被捕主腦身上搜獲一本登記有二百份信用卡資料的記事簿,且成為破案關鍵,警方發現有關資料全屬歐美人士所有,當中包括姓名及銀行資料等個人資料,從而揭發該假卡集團與歐美假卡集團合作,將兩地偷竊得來的信用卡資料交換。
警方解釋說,本港與歐美兩地時差達十多小時,外地集團利用電腦將偷來資料即時傳來本港,然後再送到澳門、菲律賓等地的假卡工場翻製假卡。由於竊取得來的信用卡資料屬於歐美人士,集團成員十分聰明,會在假卡上「造手腳」印上中國人名字的英文串法,避免商戶對使用者身份起疑。
據知假卡集團會以每張一萬港元售價,出售假卡製成品。由於製卡技術先進,購得假卡的不法之徒還有空餘時間到商店購物套現,然後再以低價出售圖利。警方續稱,該批合共二百份信用卡資料,每張平均簽帳額約二萬四千元(約三千美元),若全數製成假卡用於簽帳,估計可造成四百萬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