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先有LV首次推出手表系列,近日有裏原宿Bape找來Sinn幫手出表,到今次則有IWCforPRADA,時裝/潮流牌子似乎都轉戰表壇。說這是今年最強,不但因為這是PRADA獻出第一次:第一次與其他牌子合作、第一次出腕表,亦因為PRADA識貨:IWC製表技術享負盛名,曾替其他品牌(PorscheDesign)製表輝煌歷史,至今仍是收藏家搜括對象。今次一知道全球限量2,000隻,時裝迷、表迷兩邊都尖叫!
記者:何兆彬、陳嘉文
攝影:黃子偉
售賣點:PRADA(25222989)
中環遮打大廈商場105室
今次IWCforPRADA以GSTChromo-Automatic作藍本,表面達40mm,其實潮流興大表,戴落不覺太大,而如果Sporty女士戴上Sporty大表,往往更覺英氣。
上周在歐洲發布,昨天在香港、日本同日面世的IWCforPRADA腕表,是特別為新西蘭奧克蘭舉行的「2003美洲盃帆船賽」而設計。美洲盃帆船賽中,有留意LV的可能都聽過LouisVuittonCup帆船賽(由LV贊助的盃賽),去年就由PRADA的隊伍勝出。
此表以IWCGST系列的Chrono-Automatic為藍本,GST是IWC97年發表的運動型手表系列,G、S、T分別代表Gold、Steel與Titanium,當中以DeepOne與Aquatimer較出名(Aquatimer可潛至2,000m!)。設計上,今次把Chrono表的3個盤簡化成兩個,而空出了秒針盤的位置就刻上IWCforPRADA字樣,表面亦由黑色改為銀灰色,配上一線鮮紅Chrono針,窗明几淨,配色相當相當PRADA。
IWCforPRADA定價$33,500,與原版Chrono-Automatic定價的約$31,000比較,貴不了多少。不過別忘記市面不少表舖iIWC都可以攞65折,即約$20,000,相差的那萬三元,相信是不少表迷入貨的心理關口。
未與PRADA搞合作之前,IWC與名牌玩Crossover已有前科。1972年「波子」911設計者FerdinandAlexanderPorsche製作首隻自家手表,命名ChronographI,表面並無列明與IWC有任何關連,但經世界各地「表精」驗明正身,負責生產製作的是IWC。其後,IWC宣布與Porsche正式合作,品牌命名PorscheDesignbyIWC,時為1978年。而「波子設計」與IWC的合作計劃維持了16年,其型號幾乎隻隻經典。可惜自94年後,「波子設計」自採用二流機肉ETA後,開始失勢!
80's,美國太空總署發送首架穿梭機「哥倫比亞號」上大氣層以外,機身採用大量超輕物料鈦金屬,而鈦更被譽為是當年高科技的貴金屬;大概F.A.Porsche看準了手表物料確實需要更大更靈活的空間,而PorscheDesignbyIWC首隻(1980年)生產的TitaniumChronograph就是首隻手表起用鈦。
「自大半年前各世界名表雜誌大做PorscheDesignbyIWC的文章後,其系列就開始『起飛』,二手價愈來愈貴,數量也買少見少!喺Ebay不時有貨,但不過還是那句老話:買表還是見真身才交易最穩陣!」
二手約價$22,000-$25,000
特為最「奄尖」的德國海軍設計的潛水時計。成隻表採用鈦金屬物料;流線型簡約設計典範!
二手約價$18,000-$25,000
F.A.Porsche認為方向是與時代同步前進,鈦金屬指南針表「餡料」選用採用順磁材料,以防羅盤與手表上磁,製作難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