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挫50年代的人憂餘生

股市暴挫50年代的人憂餘生

五十四歲的德朗是退伍軍人,現任教大學,打算六十歲退休,重訪太平洋的二戰戰場或寫書。但這多半是「奢望」,因為他投資在股票上的退休儲備暴跌了六成。他歎說:「恐怕我要繼續工作很多年了。」
絕大部份人跟德朗一樣,現時努力工作、儲錢投資,期望按計劃退休安享晚年。但對於美國那些年逾半百又未退休的一群來說,退休夢就算未幻滅,也要大幅改寫。這都拜美國股市近年的熊市所賜,投資者財產大減,臨近退休一族根本沒時間翻身。

身家大縮 兼職勢在必行
與德朗同病相憐的,還有五十五歲的艾倫。他的互惠基金投資組合的年增長率,保守估計也有百分九,但熊市害他的財產由七十五萬美元暴跌一半,「現在只剩區區三十七萬美元了」。
標準普爾500指數比前年三月跌了四成一,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後最大跌幅;納斯達克指數更暴跌七成九。即使只把錢投入大公司增長基金和高科技基金,仍不免損失慘重。
艾倫兩個兒子大學未畢業,他只好縮短按揭年期、將信用卡欠款轉到特惠銀行等。他說:「想盡量在退休前還清債務。」
年過六旬的妮利情況更壞。她原本打算今年退休弄孫為樂,閒時可能做點兼職消磨時間。但儲蓄大大「縮水」後,兼職是勢在必行。「這已非可有可無的選擇。」她說:「實在太可怕了。」
美國《今日美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