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北韓議題 - 李怡

李怡專欄:北韓議題 - 李怡

江澤民定於今天與布殊會談。估計有關中美經貿關係,雙方會同意是兩國關係的「穩定的基石」,江訪美前夕,中國已與多間美國企業簽了三百多億港元的商約,作為江訪美的見面禮。中美軍事交流,很可能取得進展。美國會以此來交換中國在安理會,不要採取強硬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決議案的立場。在美國已經修訂了有關議案之後,估計中國會承諾最少以投「棄權票」的方式,來讓美國議案通過。中國人權問題,仍是各說各話,台灣問題,中國會力阻美國批准陳水扁訪問美國,以免「對台獨發出錯誤訊號」,這一點相信美國會口頭上承諾,但沒有保證。
上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重申:美國的對華政策,建基於中美三個公報的「一個中國」原則,以及《台灣關係法》對台灣軍售的承諾,江澤民訪美,不會「出現任何損害台灣利益的事」。因此,台灣問題,中美雙方沒有多少可以討價還價的空間。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美雙方最可以討論及最有助於美國解決困局的問題,就是北韓發展核武的問題了。
上星期四(十月十七日),美國國務院證實,美國特使凱利在月初訪問北韓期間,北韓在凱利的質問下,承認正秘密發展核武器。美國官員表示,北韓至少擁有可用來製造兩枚核彈的鈈元素。
《紐約時報》引述華府高層官員的話說,巴基斯坦是北韓進行核武計劃所需材料及技術的主要供應者,中國與俄羅斯都扮演次要角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兩度否認中國幫助北韓發展核武,並表示中國的一貫立場是朝鮮半島無核化。
北韓承認發展核武,讓美國陷入國際政治的困局。一方面,美國對於不承認有大殺傷性武器的伊拉克,採取咄咄迫人的態度,要伊拉克接受武檢,並作出攻伊的部署,另方面,同被美國認為是「邪惡軸心」的北韓,公然承認擁有核武器,美國卻受中、日、南韓的約制,而不敢貿然向北韓動武。
美國希望中國動用一切外交及經濟力量,向北韓施壓,勸阻北韓發展核武。但中國官員一再提醒華府,北京對北韓領袖金正日幾乎沒有影響力。不僅如此,據北京外交人士稱,中國去年曾多次警告美國,說金正日很危險。去年,江澤民和金正日會晤,傳出江澤民對金正日的看法,是不理性、難控制,屬於「生活在過去」的一個人。
北韓不但承認發展核武,更化被動為主動,要求美國保證不進侵、不顛覆現政權及簽署友好條約,北韓才會放棄發展核武。
星期一北韓第二號人物金永南表示,如果美國肯放棄對北韓的敵對政策,那麼北韓願意通過對話方式來解決相關的「安全顧慮」。
中國不可能向北韓施壓,但美國可以在江澤民勸阻之下,順水推舟地緩和對北韓的「敵意」。